正文 第12章(3 / 3)

“這太難了,”天使勸道,“主啊,您該歇歇了,明天……”

“不行!”主打斷了天使的話,“我感到我正在創造一件十分接近我自己的造物。你看,眼前的這件母親模型,已經能夠在患病時自我痊愈……能夠用一磅漢堡包滿足一家6口人的胃口……能把一個9歲的男孩弄到蓮蓬頭下淋浴……”

天使繞著母親模型細細地看了一遍,不由得讚歎道:“她太柔和了!”

“但很堅強!”上帝激動地說,“你根本想象不出她有多麼能幹,也根本想象不出她有多大的忍耐力!”

“她會思考嗎?”

“當然!”主說,“她還會說理、商量、妥協……”

這時,天使用手摸了摸母親模型的臉頰,忽然說道:“這裏有一個地方滲漏了。我早就說過,您賦予她的東西太多了,您不能忽略她的承受力!”

主上前去仔細看了看,然後用手指輕輕地蘸起了那滴閃閃發光的水珠。“這不是滲漏,”主說,“這是一滴眼淚。”

“眼淚?”天使問,“那有什麼用?”

“它能表示歡樂、悲哀、失望、憐愛、痛苦、孤獨、自豪……”主說。

“您真行!”天使讚道。

主的臉上露出了憂鬱。“不,”他說,“我並沒有賦予她這麼多功能。”

【心痕筆記】

母親是能幹的,她能夠醫治創傷和疾病,能夠洞察一切,能夠給家人一個溫暖的庇護所;母親是堅強的,她有我們無法想象的忍耐力;母親是智慧的,她會說理、商量、妥協……我們的母親是勤勞、慈愛、溫柔的,她的所有動力來自於一顆愛心,對家庭的愛,對子女的愛。這種愛是不著痕跡的潤物細無聲,這種愛是深厚綿綿的刻骨銘心,這份不摻一絲雜質的愛,我們要用一輩子去感恩。

默讀父親——鄧皓

大凡讀書人都知道,並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像精美的詩歌和雋永的小散文,宜於飽含深情高聲朗讀。有一種文章於平淡質樸中盡顯博大和深厚,那種境地隻能用心才能體味出來。譬如梁實秋、林語堂、錢鍾書筆下的文章。

這道理就像我的父親,夠不上載書立傳,卻足可以讓我一生去用心默讀。

父親故去已多年,卻在我記憶深處清晰著。這麼多年沒父親可叫了,心目中父親的位置還留著,是沒有人可以取代的。每每回到家,看著牆上掛著的父親的遺像,心裏便貪婪地一聲一聲孩童般喚出“爸爸”二字來。那種生命中的原始投靠,讓自己全然忘卻了男人的偉岸和情感上固守的堅強。父親埋在了鄉下老家的小山上。每次回到故裏,第一件事便是到父親的墳頭坐坐,那時心裏便有了一種天不荒地亦不老的踏實,便以為是真正的兩個男人坐在一起,不說話,思想卻極盡開闊和遼遠。那種默契,傳遞了父子之間彼此的一種放心和信賴。

父親隻是一個普通的工人,一輩子生活在鄉下小鎮上。他吃苦耐勞、忍辱負重的品格,鋪就了平平淡淡、與世無爭的一生。一如農人耕種的那一方稻田,又如供人飲用的一泓清水,父親的生命裏沒有半點的風光和傳奇。或許正是這樣,樸實、敦厚的父親做成了我最真實和最可以膜拜的父親。父親不是書裏的人物,他的一生隻為自己的平凡而活,或者為自己擔負的責任而活——比如為他深愛的兒女而活。父親正是憑借了他的簡單而實在的人生,在兒女心目中活成了父親的樣子,以致在他生前和身後,他投放在兒女感情上的重量,頗有類同於幾分美國人可以不在乎國家總統,卻用心擁戴自己的父親一樣的味道。

訴說我的父親,無異於訴說一種平凡。而平凡,可以說是一種道不盡的綿長和瑣碎,如同說不盡春天,卻可以細數春天裏的微風、白雲或者草地。

我是父親最小的兒子,“爹疼滿崽”這句話,常常成了父親愛的天平向我傾斜時搪塞哥哥姐姐們的托詞。是在我10歲那年頭上吧,我生病躺在了縣城的病床上。一個陽光蠻好的冬日,我突發奇想,讓父親給我買冰棍吃。父親拗不過我,便隻好去了。那時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極少,大街上已找不見賣冰棍的人。整個縣城隻有一家冰廠還賣冰棍。冰廠離醫院足足有一華裏地,父親找不到單車,隻好步行著去。一時半晌,父親氣喘籲籲滿頭大汗跑回來,一進屋,便忙不迭解開衣襟,從懷裏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給我。嘴裏卻喃喃說道:“怎麼會化了呢?見人家賣冰棍的都用棉被裹著的呢!”母親看著這一幕,又好笑又心疼,點著我的額頭責怨道:“你個小饞鬼,害你爸跑這麼遠還不算,大冬天把你爸棉襖浸個透濕,作孽啊!”而父親一旁看著美美吃著冰棍的我卻爽朗地笑了。那一笑,直到今天仍是我時常回想父親的契機和定格。

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學生作文競賽一等獎。這在小鎮上可是開天辟地頭一遭的事兒。學校為此專門召開頒獎會,還特地通知父母屆時一起榮光榮光。父親聽到這消息,好幾天樂得合不攏嘴,時不時嘴裏還竄出一拉子小調。等到去學校參加頒獎會的那天,父親一大早便張羅開了,還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裝上衣給穿上。可當父親已跨出家門臨上路時,任性而虛榮的我卻大大地掃了父親的興。我半是央求半是沒好氣地說:“有媽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別去了。”父親一聽,一張生動的充滿喜悅的臉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歡歡喜喜跟著大人去看電影卻被攔在了門外一般張皇而又絕望。迎著爸媽投放給我的疑慮的眼神,我好一陣不說話,隻是任性地待在家裏不出門。

父親猶疑思忖了片刻,終於看出了我的心思,用極盡坦誠卻終究掩飾不住的有些顫抖的聲音說:“爸這就不去了。我兒子出息了就成,去不去露這個臉無所謂。誰不知你是我兒子!”其實,知子莫若父。父親早就破譯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訥、敦厚且瘦黑而顯蒼老的父親丟我的人啊!看著父親頹然地回到屋裏,且對我們母子倆好一陣叮嚀後關上了門,我這才放心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去了學校。可是,頒獎大會完畢後,卻有一個同學告訴我:“你和你媽風風光光坐在講台上接受校領導授獎和全校師生欽羨的眼光時,你爸卻躲在學校操場一隅的一棵大樹下,自始至終注視這一切呢!”頓時,我木然,心裏漫上一陣痛楚……這一段令人心痛的情結,父親與我許多年以後都一直不曾挑明,但我清楚地記得,那一個黃昏我是獨自站在父親凝望我的那棵樹下悄悄流了淚的。

父親最讓我感動的是我17歲初入大學的那年。我剛入大學的時候,寢室裏住了四個同學。每個人都有一隻袖珍收音機,聽聽節目,學學英語,很讓人眼饞。我來自鄉下小鎮,家裏窮,能念書已是一種奢侈,自然就別再提享受。後來,與其說是出於對別人的羨慕,還不如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裏地回到家,眼淚汪汪地跟父母說:“我要一隻收音機。”父親聽了,隻知一個勁地歎氣,母親則別過頭去抹眼淚。我心一軟,隻有兩手空空連夜趕60裏地回到學校。

過了一段時間,父親到學校來找我,將我叫到一片樹林裏,說:“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個人活的是誌氣。記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樣長大。”

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樣長大!我正掂量父親的這句話,父親從懷裏掏出一樣東西放在我手上。伸開手來,正是一隻我心儀已久的袖珍收音機。事後才知道是父親進城抽了500CC血給換來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樣長大”,就是父親這句話,讓我在以後的日子裏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得以讓我活出一個男人的偉岸。

父親沒能活到60歲便猝然病逝了。記得父親臨終的時候,他將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將手放在父親的手心,他極力想握緊我的手,但已無能為力了。他努力的結果,卻是讓自己頹然地流下了兩行清淚。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父親在兒女麵前流淚。就在那一刻,還壓根兒顧不上對父親盡孝道的我終於發現:無論兒女多麼自信、堅強,天下父母總希望能嗬護他們一生!是的,父親雖然沒能扶攜和目送著我走更長更遠的路,但父親一生積攢的種種力量已滲透到我生命中來,我的生命隻不過是父親生命的另一種延續。

父親一直活著。因為,在我的心裏,父親永遠是一尊不倒的豐碑,更是我堪以默讀一生的大寫的精神。

【心痕筆記】

父愛是一片綠洲,讓你的人生即使陷入迷茫的境界也能感到希望;父愛如一座高山,讓你的生命在孤獨時也能有所依靠。

大愛無疆,父愛無言,父親的愛和精神最終會傳遞到孩子的身上,讓他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塵封的信件——[英國]西莉亞?弗雷姆林

“我是你的親生母親。”信是這樣開頭的。這是一個已經年久泛黃的老式信封,信上沒貼郵票……而且……太反常了!羅莎琳德定睛一看,那不是自己的名字嗎?羅莎琳德?費爾菲爾德——她婚前娘家的姓,還是她熟悉的媽媽的筆跡。那封信肯定是媽媽在30年前寫的,但從未寄給她。好奇怪啊!滿懷好奇和莫名的激動,羅莎琳德伸手拿過裁紙刀,裁開了信封。

“我親愛的林迪,我的小女兒,你坐在兒童小桌旁串珠珠玩兒,那麼可愛、安靜,而我正坐在這裏給你寫信,看起來挺怪的吧。而且我知道,在今後二三十年,也許四十年裏,你都不會看到我的這封信!我是在給一個陌生的成年婦女寫信——一個我一點兒也不熟悉的女人,而這個女人將會是你,林迪。正因為,我愛她,我要讓她享受生活所能給予她的全部幸福。我不願看到她的幸福受到破壞——被我(她自己的母親)毀掉,因為那是常有的事。林迪,當你讀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是個像你奶奶那樣年紀的老太婆了。就像我們認識的其他老太太一樣——我經曆過老人們的自私帶給我的痛苦,我不願讓你像我一樣遭罪。所以我此刻就向你交代清楚,到時候你一定要把我送進養老院。不要管別人怎麼說,也別管我會抱怨什麼,不要猶豫,把我送走。

“因為當我年老時,我會對你提出種種苛求,無法承受的荒唐要求——所有的老人都這樣。我會盼著到你家與你住在一起,就像奶奶跟著我們住一樣。我會對你的丈夫指指點點,幹涉你煮飯做菜,對你養育兒女的方法不斷表示不滿。整天你都得聽我嘮叨,還要強迫自己客客氣氣地應聲作答,如果你晚上出門,我會疑神疑鬼,心裏不痛快。屋裏到處是我撂下不管的零碎東西,等著你來收拾。

“我的寶貝,我明白,我親身經曆過這一切:我也見過朋友們在與她們的媽媽相處中的苦惱。我下了決心不能讓你也遭遇這些麻煩,所以到時候,你能否答應我不要忍受這一切?答應我一定把我送走,過你自己的生活,此事至關重要,不要在意這位老太太說什麼——雖然她仍被稱作你的母親。如果她哀求、哭訴,裝出一副可憐相,也別理她,實際上她已不再是你的母親。現在這個正給你寫這封信告訴你該怎麼做的女人——她仍然年輕、頭腦清醒——才是你真正的母親。

“但是我怎麼知道你有朝一日會收到這封信呢?在封存了那麼多年後,我怎麼知道未來我將變成的那個自私的老太婆不會阻止你找到它,不會把它藏起來使你永遠無法知道你真正的母親想讓你做的事呢?

“不過,我總覺得她不會這樣做。我有理由相信,即使老年的糊塗自私像初冬的大霧使她暈頭轉向,她也仍會記得必須讓你拿到這封信。如果我真糊塗到失信於你和我年輕時的自己,真正的自己,那麼,親愛的,我祈望你自己一定及時找到這封信。我想你會的,我知道老太太們總是到處亂放舊日的書信文件,把它們弄得亂七八糟,又從不丟棄……是的,上帝會幫助你找到它的。

“好的,再見了,我的寶貝,你玩串珠珠玩膩了……

“深深地愛你,親愛的,直到永遠。母字。”

是的,她記起了那個下午。小珠珠、爐火光,還有媽媽的筆,發出嚓嚓、嚓嚓的響聲。接著就是那個故事,美妙的故事,好像講的是一隻會變魔術的小貓。不過,最終她還是得自己找到那封信,媽媽從未把信交給過她。

羅莎琳德鬆了口氣,微微一笑。她想:我現在不正在這兒慪氣嗎?就因為媽媽已74歲高齡還作為代表又一次匆匆趕赴在國外召開的會議,而且由於怕麻煩沒給我留下她的地址,所以我才不得不把她所有的書信文件全翻出來找一找。

母親為兒女們所操的心有多少都白費了,羅莎琳德想到。然而,當她輕輕把信折起時。她改變了自己的想法,不對,無論歲月可能帶來多大的變化,任何操心都不是多餘的,絕對不會白費。

【心痕筆記】

母愛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語,母愛就是漂泊天涯的縷縷思念,母愛就是兒女病榻前的關切焦灼,母愛就是兒女成長的殷殷期盼。母愛似水,陪伴我們走過人生的顛簸之路,嗬護我們應對人生的喜怒哀愁。母親雙鬢的每一根白發,都是我們成長的見證,母親無私無悔的愛與奉獻滋潤著我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