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上任 (3)(2 / 3)

掌聲打斷了他的講話。

他給台上和台下各鞠一躬。此時此刻,他的心情猶如打翻的五味瓶——酸甜苦辣澀味味俱全。嚴格地講,他是個老實人,辦事四平八穩,缺少闖勁,能夠勝任條條正職,但不適宜擔任塊塊一把手。他當了七年窩囊書記,都寧人背地裏稱他為“孬種”書記,也就是“沒有用”的意思。

成也都寧,敗也都寧。

確切地說,成也蔡峰,敗也蔡峰。

“既生瑜何生亮”,這是周瑜在火燒赤壁時無奈的感歎。

他多少也有幾分這樣的無奈。

“同誌們,省委決定調我到省委任副秘書長,我表示堅決服從。”他接著說,“我在都寧的任務已經完成,現在請新任市委書記陳時宜同誌主持會議。”

餘國光講完後雙手合十,向陳時宜祝賀。

陳時宜接過話筒,全場頓時鴉雀無聲,大家期待著他說話。

“請上訪代表上台講話。”

這就是陳時宜的開場白。

怎麼回事?

不少人沒有聽清楚。

許多人懷疑聽錯了。

更多的人是不明白。

邪門?唐突!哪有這種事?

但它確實發生了。

第一個登台發言的是位老人,叫何功林,是都寧綠蔭房地產開發公司老總。他狀告市房管局強行接收他的公司。十三年前,何功林等五人創辦了一家“民間集資、民間經營、按勞付酬、按股分紅”的房地產公司,累計為兩千多戶“分房無份,買房無門,建房無法”的低收入住房困難戶解決了住房難的問題。就是這麼一家功勳卓著的公司,隻因拒交房管局的追加管理費而陷入瀕臨倒閉的境地。一年前,胡大誌任房管局局長。原以為房管局是肥缺,上任後才知道是“窮單位”。而房管局所屬的公司個個日子過得瀟灑,特別是綠蔭公司富得流油。這怎麼行?捧金飯碗討飯?應對措施出籠——調整管理費。綠蔭公司由過去每年上交10萬元調整到80萬元,調整幅度之高前所未有。不合理,拒交。於是,房管局發文,撤銷公司董事會任命的總經理、副總經理,指派房管局辦公室主任等人到該公司任總經理、副總經理。出現了一個公司兩套班子的局麵。誰正宗?互不承認,互相扯皮,發展到動刀的地步。何功林身中三刀,被搶救過來後從此失去了公司。他到處告狀,市委書記餘國光為此作過三次批示,省信訪局督辦過此案,就是解決不了問題。為什麼這麼難?原來房管局局長胡大誌是蔡峰的妻兄。有蔡峰這個堅強的後盾,誰怕誰?何功林便成了上訪專業戶。

這個故事,在座的許多人還是第一次聽說。

不稀奇,許多人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何功林話音剛落,一個中年人迫不及待地上台。他叫邱華山,是山嶺煤區的個體礦主,狀告市法院不為民做主、不秉公執法、袒護礦霸張東方。三年前,邱華山投入30萬元開辦小煤窯。也許是他的運氣好,他找到了資源豐富的煤點,日進萬金。張東方眼紅,在他的旁邊鑿了一個簡易的礦井。不久,兩井鑿通。張東方提出兩個解決辦法,要麼把自己值不了幾個錢的礦高價賣給他,要麼以極低的價格收購他的礦。

邱華山不幹。

張東方見他不識相,於是找人打他。

邱華山慘敗,淪落為專業上訪戶。

會場噓聲一片。

民間還有這麼多不平事?

又有一個人登台。

一下子鴉雀無聲。有人在冒虛汗,有人在打冷戰,有人在求老天保佑——下一個目標千萬不要是自己。

登台的是位年輕人,長得濃眉大眼。他叫梁業林,是都寧市區一家酒店的老板。他狀告市公安局警匪一家,充當黑社會的保護傘。他在鬧市區開了一家酒店,由於經營有方,口味適眾,所以生意興隆。沒想到麻煩來了,一夥人要來收保護費,比稅費還高,他當然拒絕了。好,這夥人在吃飯的時間來了,一個人一張桌,點一個小菜,一瓶啤酒,慢吞吞吃起來。真正的顧客吃飯沒有位子,酒店生意一落千丈,酒店隻好妥協了。維持了一段時間,他們又來了。這次不是要保護費,而是要入股,入幹股。欺人太甚,梁業林不幹。

這夥人打算謀殺他,他落荒而逃。事後才知道,這夥人的後台是公安局長的兒子閔元文。公安局不僅不為他說話,反而說他上訪是擾亂社會秩序,對他實施拘留……

夠了,不用說了。

空氣已經凝固,會場的氣氛變得沉悶而緊張。

這就是都寧?一個另類的都寧,一個繁華掩蓋下的都寧。

都寧不是這樣的!有人不服氣。是的,要羅列都寧的閃光點恐怕三日三夜也說不完。瑕不掩瑜,這句成語是專門為都寧設定的。不要忘了還有一句成語,那就是——管中窺豹。

陳時宜重新接過話筒,此時他的心情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