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幸福,怎樣才算幸福呢?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與感受。這是一種“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東西,隻有自己知道,很難用語言描述。
我給你講一件事,或許這件事能把我心中對於幸福的感覺說得清楚一些。四五年前了吧,在一個夏天黃昏裏,太陽快落山了,我聽到有人敲門,就走到院裏把門打開。我看見門口站著一位胖胖的、臉蛋紅撲撲的老太太。她是一個乞丐,臉上露出陽光燦爛的笑容,與當時夕陽西下的景色十分和諧。當時我想,乞丐一般都是髒兮兮的,穿得很破爛,而且呢,即使不想愁眉苦臉,也要裝出愁眉苦臉的樣子。可是眼前這位老太太,穿得幹幹淨淨,滿麵紅光,那種快樂的神情實在讓我有些奇怪。
我就問她了:您身體這麼好,為什麼不去勞動而要出來討飯呢?她笑著說:安徽發大財啦!她的話讓我一時反應不過來。正在我苦思冥想她這是什麼意思的時候,突然,那位老太太,她放聲大笑起來,邊笑邊說:啊呀!你看我你看我……我把“發大水”說成“發大財”了!她的話也讓我哈哈大笑……笑聲中,我給她端來滿滿一碗大米,然後,向那張在夕陽西下的輝映中發著光亮、充滿快樂的胖臉道了一聲再見。
她走了以後,我還在笑。一個人,咧著嘴巴……而且還不知不覺唱起歌來,邊幹活邊唱。當我發現自己唱歌的時候,已經唱了老半天了。
在那個夕陽西下的傍晚,我活得很幸福。我的幸福居然是……一位伸出手來向我乞求施舍的老太太給的!而且,那位施舍給我幸福的老太太比我生活得艱難許多,但是她的心中,幸福的含量肯定要比我多出許多……
這件事能給我們一個啟示:人的幸福不幸福,並不是取決於他有多少財富,過著多麼奢侈的生活,而在於他的內心有沒有釀造幸福的工廠,有沒有對於“幸福”這個概念的準確理解與把握,有沒有獲取幸福的智慧。就是說,作為人,他能不能認識幸福?知道什麼才是幸福?如何獲取這樣的幸福?要是沒有這種能力,億萬富翁也會徹夜難眠;要是有了這樣的能力,乞丐也會唱著歌兒討飯。你說是不是這樣呢?從這個意義上講,有了這種能力,就會幸福;相反,他就不會幸福。如果一個人覺得不幸福,你能說一個錢很多,或者官很大的人是個“成功人士”?
所以,我覺得,人生的根本問題是:人為什麼活著,以及怎樣活著。
人活著為了成功,成功呢?為了幸福。什麼是成功?什麼是幸福?我的觀點是,成功,是內心的成功;幸福,是內心的感覺。這就是我對於成功、對於幸福的理解。
當然,對於個人而言,我們不能對於事業、追求、金錢不聞不問,人活在世上離不開物質的支撐。但是,如果我們不能將物質的追求建立在精神的追求之上,那麼我們極有可能追求到的隻是痛苦。追求幸福的正確態度是以超然的心態做事,而超然心態的形成是以樹立正確價值觀作為前提的。
一個人如果活得不幸福,不但失去了活著的價值,也很難取得成功;即使成功了,那也隻是別人眼裏的成功而不是他內心的成功。再說,一個不幸福的孩子就不會擁有幸福的父母;孩子、父母都不幸福了,這個家庭也就不幸福了;不幸福的家庭多了,整個國家、整個人類的幸福水準就會大打折扣;如果人類生活在不幸福之中,盡管文明非常發達,你能說這就是我們人類需要的文明嗎?
我認為,現在的文明,很大程度上隻不過是物質的文明罷了。在精神層麵上,人類可以說正在倒退。人從“動物”圈裏麵跳出來,稱為人,主要是在精神方麵。如果人類隻追求物質而忽略精神的話,那與動物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我們的審問,應該審問到“現在的文明是不是文明、我們應該需要什麼樣的文明”這樣的層麵。
人類的價值觀應該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如果在這個基礎上重建我們的價值觀的話,就算用世俗的觀點,往廣裏說,就會大大減少由於過分不擇手段拚命爭鬥的情形,而使整個社會越來越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往小裏說,比如個體的人,超然心態等於為他提供了極好的心靈保護,使他避免被過分焦慮之類的情緒傷害。
這對教育、對孩子尤其重要了,要是我們的教育者——老師、家長,能夠站在這個角度看問題的話,我們的孩子就會比目前這樣的狀態幸福許多。
有年暑期,我正在上課,二畫室的老師來找我,說李老師,有個新來的女孩叫白夢吟,有些不大對勁。我問怎麼不對勁?他說:眼睛不敢看人,目光散散的,從來不說話。
他帶我來到班裏,把孩子指給我看。我說白夢吟——就見小身子抖了一下,兩隻眼睛直勾勾望著我。那是一對怎樣的眼睛啊!我敢說,那是我見過的最讓我難忘的眼睛了——美麗,卻又充滿驚恐。那種感覺就像是看見了一頭待宰的小鹿……我想不論是誰,見了這對眼睛都會為之傷心的!
當時啊,我覺得……我覺得就像是我的兒子麵臨危險,有一種不顧一切、想保護她的衝動使我朝她走去!
我來到她的麵前,慢慢蹲下來,兩手輕輕地扶著她的上臂。可是,就在我的手掌與她的身體接觸的那一瞬,白夢吟渾身猛地哆嗦一下。我立刻明白怎麼回事了:這孩子肯定被大人嚇壞了。我心裏隱隱作痛,拿開手,試探性地,輕聲慢氣地與她說話,可是,無論說什麼、怎麼說,她都不吭一聲。在我向她說話的時候,那對美麗的眼睛自始至終都像待宰的小鹿一般,目光滑過我的肩頭,看著遠處。
我立即打電話,把她的父母叫來,問他倆誰主管孩子的教育,誰平時動不動向孩子大喊大叫?兩人聽了先是一愣,又迅速對望一眼。妻子說:李老師,我家孩子運氣太不好了,在學校遇上那樣的班主任。我問怎麼回事?她說:孩子的班主任生活不順,離婚了,心情不好,就把氣全都撒到了孩子頭上,全班的孩子都不能幸免。現在,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比如,有一次,白夢吟在學校得了感冒,回來的時候發著高燒,半夜醒來,爬起來要做作業,怎麼都攔不住,說如果寫不完作業明天她就怎麼怎麼,硬是起來把作業做了。
這時候,我看見那位丈夫用埋怨的目光迅速地瞥了妻子一眼,妻子毛了,說你這麼看我幹啥?好像都是我的責任!丈夫說:怎麼沒有你的責任?我看咱們的孩子變成這樣,首先是被你嚇的。妻子火得,暴跳如雷,你要是見了那張臉,就會明白她孩子的眼睛裏為什麼會有那樣淒慘的光了。妻子吼叫說:你老說我對孩子如何如何的,你說!不這樣行嗎?如果按你的方法,咱家孩子不知還會變成什麼樣呢!
說到這兒,她大概覺得有些失態,就朝我勉強地笑了笑,說李老師,你不知道我家孩子有多麼強,一道題明明做錯了,讓她改死活不改,硬說老師就是那樣講的,怎麼說都不聽,你說氣人不氣人?丈夫說:那也不能打嘛!妻子說:不打,不打能改嗎?
我趕忙製止他們的爭吵。我全明白了,但該如何讓他們明白呢?我告訴那位糊塗的母親:難道你還不明白白夢吟為什麼半夜起來做作業?為什麼明知錯了還要堅持?她是被老師嚇得呀。你的孩子太可憐了。在學校,她要承受苦難,在家裏,你又雪上加霜。現在,她一見老師就驚恐萬分,就像綿羊遇見了獅子!孩子處在這樣的境況,連我們這些不是她的親人的人都傷心得要命,作為孩子的母親,你的心裏難道就生不起絲毫的憐憫?
後來,我發現,白夢吟不光是得了嚴重的恐懼症,而且沒有思維,她的大腦差不多一片空白!
有些教育者,尤其是家長,之所以把孩子折騰成這副模樣,主要來自於他們對於教育的誤解。
對於教育的誤解來自於對人才的誤解,對人才的誤解又來自於對成功的誤解,而對於成功的誤解呢?來自於對幸福的誤解,是不是這樣?
尤其是對於幸福的誤解,許多的父母考慮不到,他們總認為他們的幸福就是孩子的幸福。他們沒有發現這個問題。他們想象的幸福與孩子心中的幸福背道而馳。他們誤解了孩子的幸福。
他們認為,隻要孩子吃好了穿好了,在物質上要什麼給什麼,孩子就幸福了。他們以為,隻要孩子能考個高分,進入前幾名,考上一個好學校,孩子就成功了。至於考上好學校,能不能真正成功,或者說取得了父母認為的成功而不是孩子內心的成功他們並不關注,而對於這樣的成功會不會使孩子感到幸福就更無所謂了。
這種對於人性的忽視,使有個教育專家非常憤慨,他說:我們的教育,不把孩子折騰殘廢是誓不罷休的!
有時,我甚至想,要是請魯迅走出墳墓,他會做何感想呢?他會忍也忍不住,再次呐喊“救救孩子”的。
漠視、誤解、踐踏孩子的幸福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呢?我說一個事例:有一所名牌大學裏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個從貧困山區考去的學生,家裏好不容易給他湊夠了學費,使他能夠如願以償。可是進了學校之後,就發現同班的同學說名牌穿名牌互相之間比名牌。這個時候,他就為自己的寒酸羞愧難當了。他就很想自己擁有一件名牌,但是沒有錢!於是,這就成了問題,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嚴重。怎麼辦呢?有一次,他發現陽台的鐵絲上麵曬著一條名牌短褲,看看周圍沒有人,就鬼使神差地拿了。
本來,當時拿那條短褲的時候他心裏還是很害怕,想著肯定會有人尋找,可是呢,幾天過去了沒有人問,他也就心安了,心想原來東西這樣容易得手。而且,在拿這條短褲的時候以及拿了以後,他的心理得到了一種刺激,一種愉悅感。從這以後他就收不住閘了,不斷地順手牽羊,以至於成為一個名牌偷竊者,他箱子裏的名牌快要塞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