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春秋諡製相關問題(1 / 3)

夏四月己醜,孔丘卒。公誄之曰:“旻天不吊,不憖遺一老。俾屏餘一人以在位,煢煢餘在疚。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

該文同載於《禮記·檀弓上》:

魯哀公誄孔丘曰:“天不遺耆老,莫相予位焉。嗚呼哀哉!尼父!”

《左傳》是對原誄文忠實載錄,《禮記》對此進行了意引,雖用詞稍異,但文意一致。“旻天不吊,不憖遺一老”即“天不遺耆老”,哀歎上天不善,不肯把這樣一位年高德勳之國老留給魯國;“俾屏餘一人以在位,煢煢餘在疚”即“莫相予位焉”,表達了孔子已逝,再無賢者輔佐的孤獨淒慘之情;“嗚呼哀哉!尼父”文字完全一致,是當時誄文哀悼之情的通用範式。所不同的是《左傳》末尾以“無自律”來著重強調魯哀公的悲傷之情。

另外,《禮記·檀弓上》記載魯莊公的有誄無辭的“縣賁父誄”:

魯莊公及宋人戰於乘丘,縣賁父禦,卜國為右。馬驚,敗績,公隊,佐車授綏。公曰:“末之,卜也。”縣賁父曰:“他日不敗績,而今敗績,是無勇也。”遂死之。圉人浴馬,有流矢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遂誄之。士之有誄,自此始也。

魯莊公為縣賁父作誄文,原因是“非其罪也”。起初莊公認為縣賁父是導致自己墜馬、戰敗的禍首,事後發現非其罪。但是,縣賁父已經不堪辱而以戰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此時知道真相的魯莊公因魯國失去如此忠勇之士而產生無盡哀痛之情,悲痛之餘,破例為其寫了誄文,其中必定含有無盡的哀婉之情。

相較誄文的濃鬱感情色彩而言,諡文則偏重於莊重寫實。如童書業先生所言:“讀《左傳》《史記》等書,知西周中葉以來,列國君臣以至周天子諡號,多與其人德行、事業以至考終與否大略相當。”諡文是著於簡牘的喪葬文體,屬蓋棺論定,議定和宣讀尤為慎重。

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孟子·離婁章句上》)

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小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逸周書·諡法解》)

諡者何也?諡之為言引也,引烈行之跡也。所以進勸成德,使上務節也。……死乃諡之何?言人行終始不能若一,故據其終始,後可知也。《白虎通·諡》

按《諡法》,惡諡莫如桀、紂,其次莫如桓、靈,其次莫如幽、厲,此古今之所聞也。(《通誌·諡略》)

“諡者,行之跡也。”尊者逝去,是根據逝者一生所行之事而評定給予的帶有善惡褒貶的稱號。諡號的確定依據其生前所為,“大行受大名,細行受小名”,好的行為則予以美諡,反之則惡諡,目的是“進勸成德,使上務節”。若死後定諡“幽”、“厲”者,即使“孝子慈孫”也不能改,其惡諡之名將流傳百世。童書業先生對此抉隱發微,闡釋尤為精辟:

夏四月己醜,孔丘卒。公誄之曰:“旻天不吊,不憖遺一老。俾屏餘一人以在位,煢煢餘在疚。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

該文同載於《禮記·檀弓上》:

魯哀公誄孔丘曰:“天不遺耆老,莫相予位焉。嗚呼哀哉!尼父!”

《左傳》是對原誄文忠實載錄,《禮記》對此進行了意引,雖用詞稍異,但文意一致。“旻天不吊,不憖遺一老”即“天不遺耆老”,哀歎上天不善,不肯把這樣一位年高德勳之國老留給魯國;“俾屏餘一人以在位,煢煢餘在疚”即“莫相予位焉”,表達了孔子已逝,再無賢者輔佐的孤獨淒慘之情;“嗚呼哀哉!尼父”文字完全一致,是當時誄文哀悼之情的通用範式。所不同的是《左傳》末尾以“無自律”來著重強調魯哀公的悲傷之情。

另外,《禮記·檀弓上》記載魯莊公的有誄無辭的“縣賁父誄”:

魯莊公及宋人戰於乘丘,縣賁父禦,卜國為右。馬驚,敗績,公隊,佐車授綏。公曰:“末之,卜也。”縣賁父曰:“他日不敗績,而今敗績,是無勇也。”遂死之。圉人浴馬,有流矢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遂誄之。士之有誄,自此始也。

魯莊公為縣賁父作誄文,原因是“非其罪也”。起初莊公認為縣賁父是導致自己墜馬、戰敗的禍首,事後發現非其罪。但是,縣賁父已經不堪辱而以戰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此時知道真相的魯莊公因魯國失去如此忠勇之士而產生無盡哀痛之情,悲痛之餘,破例為其寫了誄文,其中必定含有無盡的哀婉之情。

相較誄文的濃鬱感情色彩而言,諡文則偏重於莊重寫實。如童書業先生所言:“讀《左傳》《史記》等書,知西周中葉以來,列國君臣以至周天子諡號,多與其人德行、事業以至考終與否大略相當。”諡文是著於簡牘的喪葬文體,屬蓋棺論定,議定和宣讀尤為慎重。

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孟子·離婁章句上》)

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小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逸周書·諡法解》)

諡者何也?諡之為言引也,引烈行之跡也。所以進勸成德,使上務節也。……死乃諡之何?言人行終始不能若一,故據其終始,後可知也。《白虎通·諡》

按《諡法》,惡諡莫如桀、紂,其次莫如桓、靈,其次莫如幽、厲,此古今之所聞也。(《通誌·諡略》)

“諡者,行之跡也。”尊者逝去,是根據逝者一生所行之事而評定給予的帶有善惡褒貶的稱號。諡號的確定依據其生前所為,“大行受大名,細行受小名”,好的行為則予以美諡,反之則惡諡,目的是“進勸成德,使上務節”。若死後定諡“幽”、“厲”者,即使“孝子慈孫”也不能改,其惡諡之名將流傳百世。童書業先生對此抉隱發微,闡釋尤為精辟:

“幽”、“厲”均惡諡,諡為“幽”者,蓋非令主,且不得其死。周幽王見殺於犬戎而亡其國,魯幽公被殺,鄭幽公為韓人所殺,晉幽公淫婦人為盜所殺,楚幽王時楚大亂,曹幽伯被殺,趙幽穆王亡國。諡為“厲”者,皆有昏德或不終者,周厲王放於彘,齊厲公暴虐見殺,宋厲公殺君自立,晉厲公被殺,秦厲公時國亦不寧,鄭厲公嚐見逐,陳厲公淫亂見殺。

因此,楚共王在死前害怕臣子給他議定惡諡,故先入為主,給自己定為“靈”或“厲”。當其亡故後,子囊謀諡時抓住楚共王臨終知過之“一大善者”,廢改惡諡而為“共”。《左傳·文公元年》載:“冬十月,以宮甲圍成王。王請食熊蹯而死。弗聽。丁未,王縊。諡之曰:‘靈’,不瞑;曰:‘成’,乃瞑。”楚穆王發動宮廷政變,逼迫楚成王退位,成王被定為惡諡,導致其死不瞑目,改為美諡後才瞑,可見諡號尤為時人所重。

另外,對於權臣強加而不符合國君行跡的惡諡,後人亦為之平反;對於權臣欲給國君議定惡諡者,也有正直大臣予以反駁。如鄭靈公僅以黿宴稍微失禮,便導致大臣子家弑君,並議定為惡諡“幽”。七年以後,“鄭人討幽公之亂,斫子家之棺而逐其族。改葬幽公,諡之曰靈”。(《左傳·宣公十年》)魯昭公卒後,季氏欲議定惡諡,榮駕鵝以“生弗能事,死又惡之,以自信也”加以駁詰,才使其打消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