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3)(3 / 3)

通過重申相互關係消除他對被解雇或降職的擔憂。要讓卡特爾知道,他和你以及公司在一起是有前途的。當談到今後的項目中仍然有他參加時,卡特爾會體會到言外之意,而你也能看到他逐漸放鬆心情,自衛意識進一步減弱了。

此外還要注意的是,要求的變化不能太大。每一次隻變化一小步,以使阻力變小。對一項小小的變化的要求可以包含在一句話裏,同時這句話還要表示出你確信對方會同意你的要求。

2把話題緊緊控製在你的要求上

你最好學會在幾秒鍾之內講出為促成變化而特地設計的妥協條件。

“比爾,如果所有未定稿文件在星期五中午前修改完,那你星期五下午就可以休息了。行吧?”

就講這麼多。微笑著簡要地講明,接著說“行吧?”“同意吧?”或者“我們就這麼定吧?”不要多說,你提的是合理建議,給對方機會表示同意。如果在等待他同意時保持微笑而且閉嘴不說話,就可以避免一個大錯——即繼續講下去。

其實,你不需要加上過多的解釋。我們總慣於自欺欺人,認為有充分理由說服對方按自己的要求去做。其實這些理由不管用。如果對方此刻尚未改變態度,再多解釋也是白費勁。

講話突出重點

說話時,盡管你有熱情,盡管你有技巧,可是你的話都是不著邊際地胡扯瞎說,也是不行的。你在說話時必須圍繞著一個中心,把自己的意思合理歸類,把問題講明白,用到的事例應該與這個中心保持一致,這些都是說話的最基本要求。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你的話必須是發自內心的。

談話是有目的的,目的不同,詳略、重點的選擇等也應該有所不同,否則,你的話就不能表達你的思想。

我們看看大科學家法拉第的故事:

法拉第是個窮孩子,住在倫敦一個破舊不堪的馬棚裏。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背著一大捆報紙到街上去賣,每份報紙能賺1便士。他就靠這點錢維持自己的生活。他還在裝訂商和圖書出版商那裏當過7年學徒。

有一次,他在裝訂《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時,無意間看到了一篇介紹電的文章。這篇文章深深吸引了他,他一口氣把這篇文章讀完。

法拉第完全被電這種奇妙的東西吸引住了,他找來一個玻璃瓶,一個舊的平底鍋,再找到幾件很簡單的工具,按照書上的方法開始做電的實驗。

這個小男孩的舉動引起了一位顧客的興趣,當他知道法拉第的想法時,就把法拉第帶去聽著名化學家弗萊?戴維的講座。

法拉第聽了戴維的講座,並大膽地給他寫了一封信,並且把聽講座的筆記送給戴維審閱。

給戴維寫完信之後的一天晚上,法拉第準備睡覺的時候,收到了戴維的親筆信,信中邀請法拉第到他那裏去談談。

法拉第讀著這封神聖的信,簡直無法相信這是真的。

第二天早晨,他就去拜訪戴維先生。

下麵是法拉第和戴維見麵時的一段對話:

戴維:很抱歉,我們的談話隨時可能被打斷。不過,你現在很幸運,因為此時此刻,實驗儀器還沒有爆炸。法拉第先生,信和筆記本我都看了。你在信中好像沒有說明你在哪裏上的大學。

法拉第:我沒有上過大學,先生。

戴維:噢?可你做的筆記說明你顯然是理解這一切的,那又怎樣解釋呢?

法拉第:我盡可能去學習一切知識,還在自己房間裏建立了一個小實驗室。

戴維:年輕人,我很感動。不過,可能因為沒到實驗室裏幹過,所以才願意到這兒來。科學太艱苦,要付出極大的勞動,報酬卻很微薄。

法拉第:但是,隻要能做這件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報酬啊。

戴維:哈哈,你看我眼邊的傷疤,這是在氫實驗中一次爆炸留下的。我想,你裝訂的那些書籍總不曾將你炸痛、讓你出血或把你打昏吧。

法拉第:是的,不曾有過,但每當我翻開裝訂的科學書籍時,目錄常常使我目瞪口呆,神魂顛倒……

從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法拉第和戴維的目的不同,各自的談話重點自然不同。戴維談話重點強調的是從事科學研究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甚至要付出傷殘或犧牲的代價;而法拉第談話的重點是突出自己對知識的強烈渴望,以及對科學的執著追求。

通過這次談話,戴維破格讓法拉第當了自己的助手。從此,法拉第便在科學事業中大顯身手。

開始的時候,戴維讓法拉第做一些清洗實驗儀器和搬運設備的工作。這雖然離科學研究還很遠,但是對法拉第來說,已經是求之不得了。

在做一些危險性高的實驗時,戴維總是戴著一副玻璃做的安全麵具,而法拉第一點也不怕,他全神貫注地看著戴維的一舉一動。戴維看到那雙充滿求知欲的眼睛,感到很欣慰。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學習,法拉第能參與戴維的實驗了。

憑著勤奮和悟性,法拉第的實驗成果不斷地湧現出來,許多一流科學家紛紛邀請這位曾經靠賣報紙生存的窮孩子給他們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