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是某公司的一位部門經理,她與公司的另一位部門主管陳華十分要好。有一天,陳華突然過來找李霞。李霞很奇怪,問:“你來找我幹什麼?這可是工作時間。”陳華說道:“李霞,我們部門現在有個計劃,希望與某公司合作。但我在這個公司沒有熟人,所以想請你幫個忙。”李霞一愣。陳華繼續說:“我知道,你和這個公司的公關經理很熟。你就做個中間人,幫我說幾句話吧。事成之後,我不會虧待你的。”李霞一聽,感到很為難,想直接回絕,又怕陳華不高興。答應吧,她還不想把公事和私交混在一起;於是她對陳華說:“這件事倒不難,不過我多少聽說了你們的計劃,是很著急的。我是認識該公司的公關經理。不過,她這段時間在休假。我怕等她回來,你們的計劃就給耽誤了。”陳華一聽就明白了。李霞又補了一句,“我聽說這家公司的老板人很隨和,你不妨直接去找他。”
其實,李霞的朋友並沒有去休假,她隻是不想把自己攪進去。她與陳華不是一個部門的,插手其他部門的事,是職場中的一大忌。再說,如果辦不成的話,反倒可能影響了自己和陳華的友誼。
如果你遇到同事要求你伸出援助之手時,你可以打趣地說:“其實這件事很簡單,你一定可以應付自如的。若被我的意見左右,可能不妙。”這番話是在間接提醒他:一個成功人士,必須獨立、自信。而且這樣也不會損及雙方的情誼。
與不同的同事交談需采取不同的方式
在同事之間要建立良好融洽的人際關係,必須經常相互交流。而要做到相互理解,除了相互幫助、相互諒解之外,得體恰當的語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許多爭吵,甚至發生在平素關係非常密切的同事之間,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說話不講藝術,使對方誤解,以致造成同事間的隔閡。那麼,怎樣才能避免這種情況,同事之間怎樣交談比較恰當呢?
(1)要注意對方的年齡
對年長的同事,最好謙虛些、服從些。當然,尊敬是最起碼的,年長的同事往往是高你一輩的,經驗比你豐富得多。與他談話,切不可嘲笑其“老生常談”“老掉牙了”;應該持尊重的態度。即使自己不認為正確也要注意聆聽,而後再提出自己的意見。
對於年長的人,最好不要輕易問他們的年齡,因為有些人往往很忌諱這一點。問起他們時,常使他們感到難堪和頹喪。所以,在與年長的同事談話時,不必提起他的年齡,而隻去稱讚其幹的事情。你的話肯定會溫暖他的心,使他重新感到自己還年輕,還很健康。
對於年齡相仿的同事,態度可以稍微隨便些,但也應該注意分寸,不可出言不遜,傷人自尊。在與自己年齡相仿的異性同事說話時,尤其注意,不宜亂開玩笑,態度曖昧,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疑。
對於年紀比你小的同事,也要注意一定的分寸。應該保持慎重、深沉的態度。年紀較小的同事,有些思想可能太冒進,或知識經驗不及你,所以與他們談話時,注意不要對其隨聲附和,降低自己的身份。但也不要同他們進行辯論,不要執意堅持自己的意見。隻需讓他知道,你希望他對你有適當的尊敬,他就會因此而保持適當的態度和禮儀。但是千萬不要誇誇其談,賣弄經驗,在自己的知識範圍外還信口開河。否則一旦被他們發覺,就會降低對你的信任與尊重。
(2)要注意對方的地位
和地位高的人談話,常使自己有一種自卑感,從而木訥口鈍,思想遲緩。但有人為改變這種情況,卻走到了相反的極端,即對地位高的人高聲快語,顯得粗魯無禮。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可取的。
與地位高於你的同事談話,應采取尊敬的態度。一則他的地位高於你,二則他的能力、知識、經驗、智慧也顯然比你高,應該向他表示敬意。需要注意的是,與地位高的人談話,必須維持自己的獨立思想,不要做一個應聲蟲,使他認為你唯唯諾諾,沒有主見要以他的談話為主題,聽話時不要插嘴,應該全神貫注。他讓你講話時,要盡量講題內話,態度應輕鬆自然、坦白明朗,回答問題要適當。
與地位較低的人談話,也不要趾高氣揚,應該和藹可親,莊重有禮,避免用高高在上的態度來同他談話。對於他工作中的成績應加以肯定和讚美,但也不要顯得過於親密,以致使他太放縱。不要以教訓的口氣滔滔不絕地講個沒完,使對方感到厭煩。
(3)要注意對方的性別特征
交談時要注意,性別不同,方式也應大為不同。同性別的同事之間的談話,當然要隨便些;而對於異性同事,談話就應特別當心。當然,並不是指要處處設防,步步為營,但起碼“男女有別”還是不錯的。比如,一位女同事,身材肥胖,你千萬不能“胖子,胖子”地亂叫;但換了位男同事,叫他幾聲“胖子”,他可能絲毫不介意。
女同事與男同事講話,態度要莊重大方,溫和端莊,切不可搔首弄姿,過於輕佻。男同事在女同事麵前,往往喜歡誇誇其談,談自己的冒險經曆,談自己的事業及自己的好惡,更喜歡發表自己的意見,讓聽者感到驚奇與欽佩。所以,男同事需要的是一個聽話者。女同事要當一個聽話者,請注意切勿太嘮叨,聲音太大,不要總想找機會打岔,糾正對方或對家裏的長短抱怨不停……但是,如果對方令你難以忍受,那麼請巧妙地打斷他的話,或幹脆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對不起,我還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