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8)(1 / 3)

上例的科長算是在求人辦事嗎?找部屬替自己翻譯,是要去說服而不是貶低他。拿對方同別人相比,言辭間流露出批評之意,甚至還抨擊對方工作沒做好什麼的。如此一來,對方哪還會想替你做事,這實在是個糟糕透頂的例子。事實上,許多人都是這樣子的,傷害了他人的自尊,卻還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礙於上司下屬的關係,對方即使受到傷害,也不至於當場和你翻臉。但是長期下來,部屬心中對於上司的不滿,久而久之也會忍不住溢於言表了。

如果這位科長像下麵這樣說話,就不會碰壁了:“小李,你最近有空嗎?聽說跟你同科的小張最近很忙。知識經濟時代,真是能者多勞啊。下周一又要開會,你現在一定也很忙吧!我曾聽人說你的英文程度不錯,不知能否抽空幫我翻譯一下這篇文章呢?是非常重要的資料,急著要的,行嗎?”

“這周就要嗎?大學畢業的科長都不敢掉以輕心,這篇翻譯想必非常重要。雖然不知是否能讓您滿意,我一定會全力以赴的!”

“我就知道你絕對沒問題,不然我也不會來找你了。拜托你啦!”

如此和氣尊重的請托,誰會忍心拒絕呢?為什麼換一種說法,小李的情緒轉變得和前例迥然不同呢?這是因為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無論是誰,其對自身的東西都會有一份自豪、珍惜之心。尊重這份感情,也就能贏得對方的信賴。一般人若能在工作上得到上司的肯定,就很容易滋生甘為對方赴湯蹈火的情感。傷害對方的自尊可說是求人辦事的一大禁忌。

委婉地拒絕同事的不合理請求

身處職場,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一位同事突然開口,讓你幫他做一份難度很高的工作。答應下來吧,可能要連續加幾個晚上的班才能完成,而且這也不符合公司的規定;拒絕吧,麵子上實在抹不開,畢竟是多年的同事了。應該怎麼找一個既不會得罪同事、又能把這項工作順利推出去的理由呢?

有人會直接對同事說:“不要,就是不要!”這絕對不是最佳的選擇,這樣可能會得罪對方,為以後的友好相處設置障礙。

有人會推托說:“我能力不夠,也沒有時間,其實小王更適合。”那你有沒有想過當同事把你的這番話說給小王聽時,他會作何反應?

有人會不好意思地說:“我真的忙不過來。”理由不錯,可是隻能用一次,第二次再用時,你麵對的一定是同事疑惑的眼光。

這些好像都不是最佳拒絕理由,那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婉轉地拒絕來自同事和上司的不合理請求呢?如下建議可供參考:

(1)先傾聽,再說“不”

當你的同事向你提出要求時,他們心中通常也會有某些困擾或擔憂,擔心你會不會馬上拒絕,擔心你會不會給他臉色看。因此,在你決定拒絕之前,首先要注意傾聽他的訴說。比較好的辦法是,請對方把處境與需要,講得更清楚一些,自己才知道如何幫他。接著,向他表示你了解他的難處,若是你易地而處,也一定會如此。

“傾聽”能讓對方先有被尊重的感覺,在你婉轉地表明自己拒絕的立場時,也比較能避免傷害他的感覺,或避免讓人覺得你在應付。如果你的拒絕是因為工作負荷過重,傾聽可以讓你清楚地界定對方的要求是不是你分內的工作,而且是否包含在自己目前重點工作範圍內。或許你仔細聽了他的意見後會發現,協助他有助於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與經驗。這時候,在兼顧目前工作的原則下,犧牲一點自己的休閑時間來協助對方,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是絕對有益的。

“傾聽”的另一個好處是,你雖然拒絕他,卻可以針對他的情況,建議如何取得適當的支援。若是能提出有效的建議或替代方案,對方一樣會感激你,甚至在你的指引下找到更適當的支援,反而事半功倍。

(2)溫和堅定地說“不”

當你仔細傾聽了同事的要求、並認為自己應該拒絕的時候,說“不”的態度必須是溫和而堅定的。好比同樣是藥丸,外麵裹上糖衣的藥,就比較讓人容易入口。同樣地,委婉表達拒絕,也比直接說“不”讓人容易接受。

例如,當對方的要求不合公司或部門規定時,你就要委婉地表達自己的工作權限讓對方知道,並暗示他如果自己幫了這個忙,就超出了自己的工作範圍,違反了公司的有關規定。在自己工作已經排滿而愛莫能助的前提下,要讓他清楚自己工作的先後順序,並暗示他如果幫他這個忙,會耽誤自己正在進行的工作,會對公司與自己產生較大的衝擊。

一般來說,同事聽你這麼說,一定會知難而退,再想其他辦法。

(3)多一些關懷與彈性

拒絕時除了可以提出替代建議,隔一段時間還要主動關心對方情況。

有時候,拒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方會不定時提出同樣的要求。若能化被動為主動地關懷對方,並讓對方了解自己的苦衷與立場,可以減少拒絕的尷尬與影響。當雙方的情況都改善了,就有可能滿足對方的要求。對於業務人員,例如,保險業者麵對顧客的要求,自己卻無法配合時,這種主動的技巧更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