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經被落井下石、惡意傷害過,那些傷害在當時的確留下難以抹平的傷痕,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也能坦然麵對那些落在身上的痛楚,並且學會了用另一種寬容的心去麵對,我覺得自己並沒有損失,反而因此獲益。與其在心中還留著怨恨,倒不如把心胸放寬,讓自己有更多的包容力來麵對人生,迎接未來。
對比自己能力強的人,語言要謙和尊重。同事之中,飽學之士大有人在,水平高、能力強的人可能就在你身邊。對這些才學確實比自己高的同事,要心悅誠服地向他們學習,尊重他們,並如實地向上級反映和推薦。絕不能對強者妒火中燒,進行打擊和排斥。對資曆較淺、能力差或存有一些缺點的同事,應語言含蓄,態度誠懇。
作為同級,任何人都不要以己之長,量人之短,更不應體現在語言中,對能力差、資曆淺的同事不應歧視、嘲笑,更不應在人前背後評頭論足,而應采取適當的方法善意說明、暗示或轉造等,幫助他們改進。
生活中充滿了矛盾,同事之間難免有被人誤解,被人嫉妒和被人背後議論之類疙疙瘩瘩的事情發生,我們必須寬容別人,禮讓別人。
委婉表達對同事的意見
在工作中,同事之間容易發生爭執,有時搞得不歡而散甚至使雙方結下芥蒂。發生了衝突或爭吵之後,無論怎樣妥善地處理,總會在心理、感情上蒙上一層陰影,為日後的相處帶來障礙,最好的辦法還是盡量避免它。我們可以委婉表達對同事的意見,避免與同事“交火”。
有一家公司的餐飲部,夥食很差,收費卻很貴,職員們經常抱怨吃得不好,甚至還罵餐廳負責人。
有一回,一位職員買了一份菜後叫起來。他用手指捏著一條魚的尾巴,從盤中提起來,向餐廳負責人喊道:“喂,你過來問問這條魚吧,它的肉上哪兒去啦?!”
當我們對同事所做的事情有不同意見時,我們可以以開玩笑的方式輕鬆、坦誠地進行表達,這樣既能使同事認識到他們的錯誤,又不至於傷害同事之間的感情。中國人常用這麼一句話來排解爭吵者之間的過激情緒:有話好好說。這是很有道理的。據心理學家分析,措辭過於激烈武斷是同事之間發生爭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們在對同事的某些做法不滿時,要善於克製自己,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小王是一公司的中級職員,他的心地是公認地“好”,可卻一直升不了職。和他同齡、同時進公司的同事,不是外調獨當一麵,就是成了他的頂頭上司。另外,別人雖然都稱讚他“好”,但他的朋友並不多,不但下了班沒有“應酬”,在公司裏也常獨來獨往,好像不大受歡迎的樣子……
其實小王能力並不差,也有相當好的觀察、分析能力,問題是,他說話太直了,總是直言直語,不加修飾,於是直接、間接地影響了他的人際關係。
同事之間有了不同的看法,最好以委婉的口氣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語言得體是十分重要的。應該盡量避免用“你從來也不怎麼樣……”“你總是弄不好……”“你根本不懂”這類絕對否定別人的措辭。而對同事的錯誤采用委婉的方式來指出,不但具有幽默的意境,而且會在氣氛和諧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個女員工星期一上班遲到了。男員工問她:“小姐,星期天晚上有空嗎?”
“當然有,先生!”姑娘樂了。
“那就請您早點睡覺,省得您每個星期一早上上班遲到!”
男員工對女員工的提醒是善意的,又以幽默委婉的方式表達出來,使女員工更容易接受。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傷害了他人的自尊心,必然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即使是對錯誤的意見或事情提出看法,也要運用委婉的口氣以免傷害對方。
辦公室的老張和小王特別能抽煙,而同一辦公室的其他同事卻受不了煙味。他們兩個一抽起煙來滿屋子煙霧繚繞,熏得其他人實在受不了。後來一位同事陳小姐得了重感冒,更是不敢再聞煙味,於是她的好友李小姐借這個機會巧妙地指出了張、王兩位同事在辦公室內吸煙的錯誤做法。李小姐是這樣說的:
“昨天我陪小趙去醫院看病,大夫說最近流行重感冒,嚴重的還能引起其他病,甚至還能死人。尤其是那些吸煙者或吸二手煙者。醫生特別強調了感冒患者應遠離煙味,就是正常人經常吸煙或吸二手煙都不行,所以一般的公共場合都嚴禁吸煙。為了大家共同的健康,我建議咱們辦公室內部也實行這種政策吧。不過,這就要委屈老張和小王了,你們倆以後可以到外邊那間屋子抽煙,當然為了你們的身體,你們還是少抽為好。”
經過李小姐這樣一番勸說,老張和小王當然意識到了自己抽煙對他人的影響,並且也覺得自己每天吸那麼多煙確實對身體不好,於是他們二人毅然決定戒煙。以後這個辦公室就少了許多煙霧,多了許多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