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推說“我很忙”是一種無能的表現。有的人頭腦裏塞滿了各種各樣的事,當朋友有事相求時,雖有心相助,但自己弄不清該如何安排自己的事,不知道哪件事重要,哪件事緊急,所以,隻能無奈地對朋友說聲“我很忙”。如果是領導吩咐的事,聰明的人會安排好自己手頭的事,盡可能抽空完成領導交待的任務;而無能的人麵對自己一大堆雜亂無章的事,隻能對這個表現自我的機遇說“我很忙”。
所以,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要盡量少說“我很忙”。首先要能熱心幫助朋友,滿足他人的願望。要知道,盡可能地幫助他人,也一定能得到他人無私的幫助,而很多事情我們光靠自己一個人是難以完成的。
其次,我們要能清醒地分清事情的大小,安排好先後。如果自己的事情既重要,也需緊急完成,而朋友的事又不太急,你當然可以另外安排時間。而如果自己的事和朋友的事都重要,也緊急,那麼應該誠懇地說明原因,當然最好能幫朋友出個主意,相信朋友會理解你的難處。
當然,“我很忙”也是拒絕一些人的無理要求的最好托辭。少說“我很忙”也並非要總說“讓我來”,拋開所有自己的事去幫助別人,而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盡量去幫助朋友。
不能違心地答應朋友的要求
生活中的確不乏這樣的人,他們不善於拒絕別人,擔心由此傷害了彼此的友誼,於是經常違心地答應別人的要求,結果不僅浪費了大量時間,自己也經常覺得不自在。
聰明人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麵則遊刃有餘,他們知道,學會拒絕別人,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1)聰明人知道何時該對朋友說“不”
誠然,與人交往和幫助別人是重要的,尤其是主動地幫忙更會受到歡迎。但是,如果你是被某種心理的壓力所迫,對一切都點頭答應,實際上是在屈服於另一種性質的某些動機,例如需要得到別人接受或讚揚,害怕給別人帶來不快和麻煩,希望別人對你感恩,有朝一日得到報答,等等。懂得珍惜時間,就應該學會說“不”。
在以下場合,聰明人知道該說“不”:
①當別人所期待的幫助是完全出於隻考慮他個人利益的時候。假如一個朋友打算請你深夜開車送他到機場,而你確信他可以“打的”去。如果你去送他,不但影響一夜睡眠,還會影響次日安排,你就要考慮拒絕。當然,如果他是順路想搭你的車,隻是要你等他幾分鍾的話,你就應盡力幫忙。
②當有人試圖讓你代替他完成其分內工作時。偶爾為別人代一兩次班關係不大,如果形成習慣,別人就會對你產生依賴性,變成你義不容辭的義務。
③你準備晚上寫點東西或做點家務,朋友卻邀請你去打牌。如果是千裏之外的朋友偶然來聚,當然另當別論。
當然,生活中的類似場合遠不止列出的這些,總之,隻要聰明人考慮到可能給自己帶來某些不方便,就應考慮說“不”,除非因此會給別人帶來更大的麻煩。
也許你會說:我何嚐不想拒絕,但該怎樣拒絕呢?聰明人提出了以下幾個建議:
①立即答複,不要使對方對你抱有希望。
要打消為避免直接拒絕而尋找脫身之計的念頭。請不要說:“我再想想看”或“我看看到時候行不行”等等。明確地告訴對方:“實在抱歉,這是不行的。”
②如果你想避免生硬的拒絕,就提出一個反建議。
假如朋友打電話說:“今天晚上去跳舞吧!”你不想去,就可以說:“哎呀,今天晚上可不行,改日我邀請你吧。”
③不要以為每次都有必要說明理由。
在很多時候,你隻要簡單地說一句:“我實在有更要緊的事要做。”就可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諒解。
隻要我們充分認識到過多參與不必要的應酬的危害,知道自己在什麼情況下該拒絕別人,並且在拒絕的時候采取正確的方法,我們就能因此而節省大量的時間,而且不至於因此而發生人際關係方麵的問題。
(2)稍微做一下考慮再回答
若是朋友問你:“你下個月三號有沒有時間?”你若馬上拒絕地回答:“那一天我已經預定有事了。”這樣會令對方非常失望。即便你真的有事,也不應該毫不思索地拋下一句拒絕的話,然後什麼也不說,這樣會讓對方感覺他拜托你的任何事,你都會立即一口回絕。你不妨換個口氣講,把回答的時間拉長,稍微做一下考慮,然後再對他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什麼預定的事,但說不定那天鄉下的親戚會來找我。”稍微考慮一下,表示你重視他的邀請,隻不過是因為不能確定,或者真正有事才不能去。如此對方知道你已經了解他的意思,接受了他的誠意,即使被拒絕,也不會太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