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捉賊捉贓,碩鼠一鍋端!(1)(2 / 3)

“但講無妨。”

“依孩兒之見,伏二娘膝下的亮弟、伷弟、駿弟都是頗具才幹,可以如三弟一樣為我司馬府分憂解難的。”

她口中所說的“伏二娘”是指司馬懿所納的妾室伏夫人,“亮弟”指的是伏夫人所生的司馬亮,“伷弟”指的是伏夫人所生的司馬伷,“駿弟”指的是伏夫人所生的司馬駿。伏夫人出身於兗州琅邪郡久享盛譽的伏氏一門之後,其先祖曾為前漢名臣晁錯的授業師傅伏生,其堂姐為漢獻帝故皇後伏壽。因遭當年曹操屠戮伏氏一族之餘殃,伏夫人竊歸鄉裏,於黃初年間法網稍弛之後才由司徒王朗(王元姬的祖父)介紹給司馬懿為妾。伏夫人素來多才多藝,嫁入司馬府之後,自知己為魏室仇家後裔,為免厄難而從不拋頭露麵,一意以訓導撫育諸子為本業,所以,她的兒子司馬亮、司馬伷、司馬駿等個個堪稱聰敏善學,聲譽幾乎不在司馬師、司馬昭之下!

張春華聽了王元姬這番進言,半晌沒有應答,而是慢慢拿起一枚龍眼剝去了皮殼往口裏咽了,再向鵲兒伸來的掌心裏吐了果核出來,淡然而道:“不錯--這幾日亮兒、伷兒、駿兒到為娘這裏請安問候得倒比平常真是殷勤了許多。為娘瞧著他們個個出落得一表人材、英華畢露,也很高興。不過,元姬,你現在便這般垂青於他們,就不怕將來他們名聲大噪之後奪了你家子上的風頭?”

她這話來得太沉重了,壓得王元姬慌忙伏下身子:“母親大人此語分明是讓孩兒手足無措了!俗諺講‘獨木難成林,單絲不成線’,孩兒以為亮弟、伷弟、駿弟他們將來有朝一日頭角嶄露,對我司馬家的雄圖偉業終會是有所裨益的。”

張春華幽幽地看著她的後頸,心念如閃電般疾轉起來,這伏夫人一向與王元姬所屬的山東王氏一脈淵源極深,王朗、王肅都是伏生一派前漢儒學的推廣者,所以,伏氏與王家的關係也一直十分密切--而據傳伏夫人在當年隱居避難之時就是王元姬幼年的閨門教師。那麼,她此刻意欲引入司馬亮、司馬伷、司馬駿參與府務,便單單是為了世交通家之誼而向伏夫人示好嗎?又或許是,她王元姬有意拉攏伏夫人和司馬亮三兄弟為己所用?這樣看來,王元姬年紀輕輕,卻已懂得在司馬府中暗暗培植人脈勢力,倒真是不可小覷!唉……這些小輩當真是越來越厲害了!話又說回來,既有這般心計深沉的兒媳,對我司馬家應該算是一樁幸事吧?子上若能得她內助,豈不是“後顧無憂”?說起來,我司馬家意欲成就“扭轉乾坤、以馬代曹”的大業,還真缺不了王元姬這樣的“賢內助”!於是,張春華放寬了心,也擱下了素日與伏夫人之間隱懷的妻妾正偏之歧見,雍容而道:“很好!很好!元姬,你能這麼想,自然是我司馬家之福。稍後為娘便讓寅管家去吏部說一聲,找個職事先讓亮兒、伷兒曆練著。至於駿兒嘛,年紀還小,不如且送到陸渾山胡昭高士那裏儲學養才罷!”

王元姬大喜道:“孩兒代亮弟、伷弟、駿弟他們謝過母親大人了!”

張春華把手輕輕一擺,似有心又若無意地問了一句:“對了,元姬,為娘聽說你和昭兒曾經私下約定,你倆成婚之後,昭兒便永不納妾了?”

“是的。”王元姬鄭重答道。

“你是用什麼理由使昭兒心甘情願地做出了‘永不納妾’的決定了呢?”張春華似乎對這一問題顯得頗有興致,繼續追問了下來。

王元姬恬靜地笑了,語氣和緩而堅定:“孩兒在新婚之夜對子上說:‘我王元姬這一生必定能夠做成子上君最好的妻子,好到讓他不再為其他任何女子動心。’我會竭盡所能幫助子上君一步一步最終達到他的雄圖偉業。而對我這些艱辛奉獻的回報,就是子上君永遠不能再納側妾。”

“嗬嗬嗬……”張春華笑了,眼角邊都笑出了晶瑩的淚花,“元姬你好大的口氣!好好好!為娘當年嫁給子上父親的時候就沒有你這般信心勃勃過!看來,你今後在我司馬家的作為一定會遠遠勝過為娘的了!子上能有你這樣的妻子,實在是他莫大的福份!”

這時,她心底卻想,從梁機那裏傳回的消息,據說司馬昭在蛇盤山和一個氐族女子關係暖昧迷離,自己原本還為王元姬暗暗捏了一把冷汗。然而,既然她話語中如此信心篤定,那個氐女就應該在司馬昭那裏占不到什麼優勢去!自己當然也可為王元姬放心了。

聽得張春華這些言語,王元姬臉頰上已是緋雲輕揚,顯出了幾分忸怩來。

張春華此刻卻轉換了話題,肅然道:“對了!你日前曾言做過一個異夢:一輪紅日從天而降,墜入你的懷中隱沒不見。這可是大大的吉兆啊!為娘已經將這一情形稟告子上的父親知道了。他來了複函,說:如果元姬此番誕下的是孫兒,便為我司馬家的長孫了,因有日胎之祥,特賜其名為‘炎’,蘊含‘炎火從此大’之意。同時,給他取字為‘安世’,寄望於這孫兒將來具有‘安世濟民’之才略!”

王元姬何等聰明,如何不知婆婆這番話語的“言外之意”?她這是表明了父親大人對自己和子上的格外看重啊!自己若是能夠為司馬家誕下長孫,那麼自己和子上的地位便會在司馬氏一族之中赫然凸顯的!子上在司馬府裏發揮的作用將會更加舉足輕重!於是,她顧不得有孕在身,欣然以額觸地深施一禮:“孩兒與子上多謝父親大人、母親大人的深恩厚寵。孩兒恭祝父親大人、母親大人千秋萬歲、長樂無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