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沒有萬人合唱,因為我身邊的人都哭了。她們的哽咽似乎和我一樣,為了那些無處逃脫的心碎。
你是不是也有一首不敢聽的歌,你是不是也有一個再也見不到的人?
4.
十二年前,高一的征文比賽,我前座的女生寫的題目是《我的偶像周傑倫》,她在作文裏寫:“他絕不僅僅是一個歌手,他在我心裏,是最優秀的榜樣,是最溫暖的陪伴。”我是看過她的作文才知道周傑倫成名前漫長又艱辛的過去,由此知道了《蝸牛》何以唱得這麼動聽。
我們倆曾經一起騎著自行車無數次穿過放學後的長街,她最喜歡唱《開不了口》,一邊唱一邊開懷大笑。她的聲音那麼好聽,我以為她會一直這麼簡單快樂下去。
高考之後,成績還沒出來,她的爸媽先告訴了她他們早已離婚的消息。她爸爸已經再婚了,甚至有了另一個孩子,可怕影響她學習,直到高考後才告訴她。而她的媽媽,為了照顧她,一直維持著這個幸福婚姻和美滿家庭的假象。
她悶在家裏一整個暑假都沒有出門,我去找過她一次,手還沒來得及敲她的房門就聽到她壓抑的哭聲。
從那之後,我再也沒有見過她。
九年前,大一的校園裏,經常和我一起上自習的男生參加校園歌手大賽,唱的是周傑倫的《一路向北》。我眯起眼睛站在台下看他,天上隻有一顆大而明亮的星星。
我們倆像高中生一樣分享同一個耳機,我手裏看的書是亦舒的《喜寶》,他隻知道做高數習題冊。那個冬天周傑倫剛出了新專輯《我很忙》,我們吃過晚飯一起沿著小路散步,校園電台天天放的都是《彩虹》,他唱:“也許時間是一種解藥,也是我現在正服下的毒藥。”那樣的深情我之後好像再也沒見過。
後來,他的父親生病去世了,他再回來的時候,變成了一個少言寡語的少年。再後來,他放棄了所有遠方的夢,回到了離媽媽最近的故鄉。
從那之後,我再也沒有見過他。
當初在《十七歲不哭》裏扮演簡寧的李晨參加跑男後,外號變成了“大黑牛”,再也沒有了我心中文弱靦腆的“簡寧”的痕跡。扮演楊宇淩的郝蕾也早就褪去了青澀,很少出現在熒幕上。
一切的一切都變了。
那些年和我們一起聽周傑倫的人,多少瘋傻,多少癡狂,多少消失在人群中再也沒有蹤影,多少早早離世隻得在夢裏枉自頓首凝眉。
隻有他的歌,一直在一直在。盡管他娶了別人,當了父親,幾乎鮮有新的音樂作品問世。盡管我們弄丟了舊的複讀機和磁帶,換了新的MP3,盡管那麼多歌星來來往往。
可是,他還是周傑倫啊。
那個唱《七裏香》的人,那個陪我從130斤瘦到100斤的人,那個陪我中考、高考、考研、麵試的人,那個陪我從一個倒數第六名的差生一直讀到碩士畢業的人,那個陪我走過千山萬水一路變得更好的人。
那個陪我暗戀、相戀又失戀的人,那個陪我蹚過多少冰河、翻越多少高山直到從黑暗地洞跑進溫暖陽光中的人。
那個成了我們最心照不宣暗號的人。
那個陪我度過了一整個青春的人啊。
他不是一個歌手,他是一個時代。我們牢記著他,因為我們忘不了所有年輕的、痛苦的又充滿希望的時光。我們熱愛他,因為我們熱愛這同樣年輕的、痛苦的又充滿希望的時光。
5.
那場演唱會上,他曾說過一段動情的話,他說:“我看到有人,帶著孩子來聽演唱會。未來,你們陪我多久,我也會陪你們多久。”
我為別人寫過那麼多的字,可是寫到這裏,突然覺得寫再多也寫不出你對於我的全部意義。
最後隻有鄭重其事地說一句:
“謝謝你,周傑倫。”
一個驚天巨雷,一聲溫柔回響,一個像光一樣透明的美夢。
而我們竟然一起,走過了一片洪荒與蠻夷,走到了星光與山河、彩虹和鮮花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