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大帝國的反擊戰(2 / 3)

隻有衛青略有斬獲。他率一萬騎兵奔襲龍城,殲敵七百餘人。龍城是匈奴人的聖地,每年五月,這裏都舉行盛大的集會,祭祀祖先、天地、鬼神。從殲敵的數量上看,龍城之戰隻是小勝,但是衛青一把火把聖城燒了,卻極大地打擊了匈奴人的士氣。

大漢帝國的第一次反擊戰,就這樣草草而終。這是一次相當失敗的軍事行動,四個兵團中有兩個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戰後,表現糟糕的李廣與公孫敖被貶為庶民;衛青則一戰成名,成為漢武帝的心腹愛將。

從此,漢匈戰爭進入全麵對抗時期。

第二年(前128),匈奴展開大規模報複,兩萬名騎兵進攻遼西,殺掠兩千多人,遼西太守戰死;緊接著,草原騎士向西挺進,進攻漁陽、雁門,又殺掠兩三千人。東北邊境頻頻告急。國危思良將,漢武帝重新起用李廣,出任右北平太守。

李廣是漢匈戰爭中最著名的漢將之一。他是隴西人氏,出身於武將世家,自幼習箭,勇猛過人。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集十四萬騎兵大舉入侵,國難當頭,年輕的李廣毅然報名參軍,初出茅廬便一鳴驚人,在戰鬥中射殺匈奴騎兵數十人。此後,李廣長期駐守邊關,在漢匈戰爭全麵爆發之前,他就經曆了與匈奴人大小數十戰,名震塞外。

出任右北平太守期間,他有一樁廣為流傳的佳話。

一天傍晚,李廣與幾個戰士巡邏,路經一山麓,見草叢間有一黑影,看似一隻趴著的猛虎。他眼疾手快,拔箭引弓,朝向草叢中的大蟲便是一箭。箭飛出去了,草叢裏卻沒有動靜,衛兵們上前一看,哪有大蟲啊?隻是一塊形狀有點像虎的石頭。李廣射出的箭竟深深沒入石頭之中,隻有箭羽還留在外頭。李將軍把石頭都射穿啦?士兵們嘖嘖稱讚,佩服不已。李廣也有幾分納悶,他跑回原地,拉弓射了幾次,但都沒法再射入石頭之中。可見情急之中,人所迸發出來的潛力,要遠遠超過平時。

這件事,很快就傳開了。匈奴人本來就憚忌李廣之勇,聽聞射石,更視其為天神,稱之為“漢之飛將軍”。李廣在右北平待了五年,匈奴人不敢前來騷擾,烽燧不驚。

漢匈戰爭的全麵爆發,大大刺激了國民的愛國熱情,尚武精神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從皇宮深處到尋常鄉村,年輕人抱著建功立業、驅逐北虜的信念走向戰場,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近世大學問家章太炎稱“漢人堅強好勇”,又感慨“漢人之強健,恐十百於今人。”這是中國曆史上最生機勃勃、最剛強勇猛的時代。

時代呼喚英雄,大英雄衛青應運而生。

衛青的崛起,一半靠才幹,一半靠裙帶關係。

誰曾想到,醜小鴨有一天能變成白天鵝。衛青的少年時代,充滿屈辱與艱辛。母親衛氏是平陽侯府的一名女仆,地位卑賤,婚後生育有三個女兒。有一次,衛氏紅杏出牆,與平陽縣一名小吏鄭季相好,並生下了一名男孩兒。鄭季隻得把孩子帶回家中撫養,這個私生男孩兒就是衛青。

鄭季是有家室的男人,突然從外麵帶回一個小野種,家人氣急敗壞,把怒氣都發泄到小孩兒身上。衛青雖是鄭季親生兒子,從小卻被當作奴仆使喚,稍有不稱意,便受鞭打棍揍。鄭季自己做了虧心事,無法製止家人虐待衛青。等到衛青稍長,父親想來想去,還是將他送回平陽侯府,由母親衛氏及三個姐姐照顧。

入了平陽侯府,衛青成為一名打雜的家奴。童年的不幸並沒有使他灰心沮喪,反而培養了他強烈的自尊心。曾經有一個會看麵相的囚徒,邂逅衛青之後,驚異地說:“你是個貴人,以後將封侯。”當時還是奴仆身份的衛青笑答道:“像我這樣過著奴隸生活的人,能夠不受到鞭打責罵就心滿意足啦,還談什麼封侯呢?”

平陽侯府大有來頭,平陽公主是皇帝劉徹的親姐姐。一個偶然的事件,徹底改變了衛氏家族的命運。

建元二年(前139),漢武帝劉徹大駕光臨平陽侯府。在迎接皇帝的酒席上,衛青的三姐、平陽侯府的歌伎衛子夫登台獻技。隻見她素裝淡抹,撥弦引吭,清音婉轉,如同芙蓉出水,亭亭玉立,漢武帝一見鍾情。衛子夫與漢武帝的偶然邂逅,不僅改變了她的人生,也改變了弟弟衛青的命運。

衛子夫入宮後,成為漢武帝最寵幸的女人。與此同時,陳阿嬌沒能為皇帝生育子女,這使她的皇後地位搖搖欲墜。為了奪回皇帝的歡心,阿嬌不惜冒險采用旁門左道之術。有個名叫楚服的女巫,向皇後獻上巫術。這種巫術又稱為巫蠱,就是把仇人刻成一個小木偶,埋在地下,用各種咒語詛咒。巫蠱在民間大為流行,但在宮廷是絕對禁止的。陳阿嬌以邪門歪道對付衛子夫,漢武帝得知後,勃然大怒,責令禦史張湯追查此事。在張湯的窮追猛打之下,女巫師楚服被梟首示眾,受牽連被處死的人數超過三百。陳阿嬌再也保不住皇後的位置,漢武帝下詔:“皇後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收其璽綬,幽居於長門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