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從囚徒到天子(3 / 3)

霍光的妻子霍顯(史不載其姓,一般稱之為霍顯)非常不滿,想方設法要讓女兒取代許平君。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她竟然不擇手段。

漢宣帝繼位第四年(前71),皇後許平君懷孕。當時宮中有一位有名的女醫生,叫淳於衍。她也是霍家的常客,霍顯突然眼前一亮,想出一個大膽而陰毒的詭計。她對淳於衍說:“大將軍向來寵愛小女兒成君,希望她大富大貴,這件事得拜托您。”淳於衍一頭霧水,不解道:“這是怎麼說呢?”

霍顯靠近淳於衍,壓低聲音說:“女人懷孕生子是一件大事,九死一生。皇後快分娩了,如果在她的藥中下毒,讓她在分娩後中毒而死,到時別人自然會認為是死於生產,不會懷疑。隻要皇後一死,成君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成為皇後。這事情要辦成,富貴榮華少不了你的。”

淳於衍聽後大駭,說道:“給皇後開藥治病的大夫多,而且藥一定事先要由下人先嚐過,要投毒怎麼可能?”

霍顯陰陰一笑道:“能否辦成,關鍵就看你。如今天下大權,操之大將軍之手,誰敢說三道四呢?就算出了差錯,也可以保護你的,隻怕你無意相助罷了。”淳於衍有得選擇嗎?霍顯既然開口了,她若不答應,不照做,隻能是死路一條。她無奈地從口唇中擠出三個字:“願盡力。”

回到家後,她找了一種名為附子的毒藥,搗碎後秘密帶入宮中,等待機會下手。許平君順利產下一個女兒,輪到淳於衍進藥時,她哆哆嗦嗦地將附子粉末摻和到太醫開的藥丸中,讓皇後服用。許平君服下後,不一會兒的工夫,覺得頭昏腦漲,便說道:“我頭很暈,會不會是藥中有毒?”淳於衍嚇一大跳,趕緊掩飾說:“沒有毒的。”可是許平君開始口唇肢體發麻,心慌氣促,最後漸漸失去知覺,毒發而死。

皇後之死,令漢宣帝非常難過。起初他認為是產後症引起的,後來有人上疏,告發宮廷禦醫犯有嚴重的失職。漢宣帝下詔將所有相關禦醫全部逮捕下獄審問,包括淳於衍在內。霍顯害怕事情露餡兒,隻好向霍光全盤托出。霍光聽後大恐,他萬萬沒有想到,妻子竟然是謀殺皇後的幕後主使。毒殺皇後,那是誅滅全族的罪啊。不該做也做了,無可挽回,霍光無奈之下,隻能選擇隱瞞真相。他上疏力保淳於衍,在奏章中注明淳於衍與皇後之死沒有關係。

有大將軍擔保,皇帝沒有追究此事,淳於衍終被釋放。

毒殺皇後之事被霍光擺平,霍顯更神氣了,她將女兒霍成君送入宮中。第二年(前70),霍成君被立為皇後。

公元前68年,執掌朝政達十八年之久的大將軍霍光病逝。

漢宣帝終於喘了一口大氣。多年來,他雖然是皇帝,卻隻能躲在霍光的陰影之下,朝政大事,由霍光說了算。霍光死後,漢宣帝才開始親政。他親政後勵精圖治,為政的最大亮點是重視吏治,特別是地方官吏的選派與委任,十分謹慎。

霍氏集團的權勢仍然很大。霍禹為右將軍,手握兵權;霍山為奉車都尉,兼領尚書事。霍顯是皇後霍成君的母親,也是上官太後的外祖母,可以自由進出太後的長信宮。其他霍氏成員多在朝中居顯要職位,實力不可低估。

在朝廷中,對霍氏專權反感的大有人在。禦史大夫魏相上了兩道密折給皇帝,皇帝對他的建議言聽計從。首先,拜張安世為大司馬兼車騎將軍,避免軍權落到霍氏子弟之手;其次,冊立劉奭為皇太子。劉奭是前任皇後許平君所生之子,這可把霍顯氣壞了。她氣得吐血,許平君都死了,怎麼陰魂不散呢?

霍顯打算重施故伎,毒殺太子劉奭。這件事交給誰來做呢?當然是她的女兒——皇後霍成君。她教唆女兒下藥毒死太子,霍成君答應了。霍成君數次召劉奭入後宮,想要找機會毒死他。可是劉奭的保姆很盡責,每次都要親自先嚐吃,令霍成君無法下手。

為了對付霍氏集團,漢宣帝任命魏相為宰相,許平君的父親許廣漢也得以隨時進出宮廷。在豐滿自己羽翼的同時,不斷削弱霍氏的力量。

首先是削奪霍氏的兵權。霍光三女婿範明友、二女婿鄧廣漢、五女婿任勝、孫女婿王漢等均手握兵權,漢宣帝把他們全部調離軍職,出任地方太守或其他文職。緊接著,漢宣帝任命張安世為衛將軍,同時兼任長樂宮、未央宮的守備司令。凡是在羽林軍、未央宮、長樂宮守備部隊和長安城防部隊中的霍氏將領,全部被調離,改由許、史二家的子弟接任。許家就是許皇後家族,史家就是漢宣帝祖母史良娣家族。

霍氏集團的權力不斷被削,霍顯恐懼不安。當時民間都說是霍氏毒死許皇後,此事鬧得沸沸揚揚,霍山問霍顯:“這件事到底有沒有呢?”紙是包不住火的,霍顯吞吞吐吐說出實情,承認許皇後是被自己暗中串通禦醫毒死的。霍禹等人大吃一驚,這可是滿門抄斬之罪。為今之計,隻能鋌而走險,發動政變,推翻漢宣帝。

恐慌籠罩著霍家,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絕地反擊。霍山擬訂了一個政變的計劃:由上官太後出麵宴請漢宣帝的外祖母,同時召魏相、許廣漢赴宴。在宴席上,刺殺魏相、許廣漢,然後以上官太後之命,廢掉漢宣帝,擁霍禹為皇帝。

霍家沉不住氣,他們政變的陰謀,已經不再是陰謀,聰明的漢宣帝早就死死盯住霍氏的一舉一動。看似精心設計的政變計劃很快就被皇帝得知,是到清算的時候了,宣帝下詔,逮捕霍氏家族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