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小菜單(1 / 2)

小菜佐食,如府史胥徒佐六官也。醒脾解濁,全在於斯。作《小菜單》。

【筍脯】

筍脯出處最多,以家園所烘為第一。取鮮筍加鹽煮熟,上籃烘之。須晝夜環看,稍火不旺則溲矣。用清醬者,色微黑。春筍、冬筍皆可為之。

【天目筍】

天目筍多在蘇州發賣。其簍中蓋麵者最佳,下二寸便攙入老根硬節矣。須出重價,專買其蓋麵者數十條,如集狐成腋之義。

【玉蘭片】

以冬筍烘片,微加蜜焉。蘇州孫春楊家有鹽、甜二種,以鹽者為佳。

【素火腿】

處州筍脯,號“素火腿”,即處片也。久之太硬,不如買毛筍自烘之為妙。

【宣城筍脯】

宣城筍尖,色黑而肥,與天目筍大同小異,極佳。

【人參筍】

製細筍如人參形,微加蜜水。揚州人重之,故價頗貴。

【筍油】

筍十斤,蒸一日一夜,穿通其節,鋪板上,如作豆腐法,上加一板壓而榨之,使汁水流出,加炒鹽一兩,便是筍油。其筍曬幹仍可作脯。天台僧製以送人。

【糟油】

糟油出太倉州,愈陳愈佳。

【蝦油】

買蝦子數斤,同秋油入鍋熬之,起鍋用布瀝出秋油,乃將布包蝦子,同放罐中盛油。

【喇虎醬】

秦椒搗爛,和甜醬蒸之,可用蝦米攙入。

【熏魚子】

熏魚子色如琥珀,以油重為貴。出蘇州孫春楊家,愈新愈妙,陳則味變而油枯。

【醃冬菜、黃芽菜】

醃冬菜、黃芽菜,淡則味鮮,鹹則味惡。然欲久放,則非鹽不可。常醃一大壇,三伏時開之,上半截雖臭、爛,而下半截香美異常,色白如玉,甚矣!相土之不可但觀皮毛也。

【萵苣】

食萵苣有二法:新醬者,鬆脆可愛;或醃之為脯,切片食甚鮮。然必以淡為貴,鹹則味惡矣。

【香幹菜】

春芥心風幹,取梗淡醃,曬幹,加酒、加糖、加秋油,拌後再加蒸之,風幹入瓶。

【冬芥】

冬芥名雪裏紅。一法整醃,以淡為佳;一法取心風幹、斬碎,醃入瓶中,熟後雜魚羹中,極鮮。或用醋煨,入鍋中作辣菜亦可,煮鰻、煮鯽魚最佳。

【春芥】

取芥心風幹、斬碎,醃熟入瓶,號稱“挪菜”。

【芥頭】

芥根切片,入菜同醃,食之甚脆。或整醃,曬幹作脯,食之尤妙。

【芝麻菜】

醃芥曬幹,斬之碎極,蒸而食之,號“芝麻菜”。老人所宜。

【腐幹絲】

將好腐幹切絲極細,以蝦子、秋油拌之。

【風癟菜】

將冬菜取心風幹,醃後榨出鹵,小瓶裝之,泥封其口,倒放灰上。夏食之,其色黃,其臭香。

【糟菜】

取醃過風癟菜,以菜葉包之,每一小包,鋪一麵香糟,重疊放壇內。取食時,開包食之,糟不沾菜,而菜得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