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女兒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2 / 2)

朋友對我說:“當時我看到那一幕,就可以理解那個女孩的舉動了。家長這麼衝動暴力,家裏的孩子必然會受到影響。”朋友話語間滿是遺憾和無奈。我很理解,女孩平時看多了媽媽的衝動,時間久了,不自覺地模仿起來,將從媽媽那兒學到的方法用在了自己的同學身上。在我看來,這是為人父母者的失敗,他們為家中的女孩樹立了一個負麵榜樣。

很多家長,總是要求女兒做好這個,做好那個,但是放在自己身上,這些“標準”沒有一條能達到的。女孩把這些看在眼中,必然會產生這麼一個疑問:連爸爸媽媽都做不到,為什麼我卻要做到?如此一來,教育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

其實我也曾經犯過相同的錯誤。記得有一次,我們一家三口去吃火鍋,吃完飯後,先生去結賬,而我則帶著甜甜在窗邊玩耍。窗戶邊擺放著幾盆花,花盆裏裝滿了各種顏色的鵝卵石。甜甜很喜歡,於是我便從花盆裏麵撿了兩顆,讓她拿著玩耍。

快到家的時候,先生發現了甜甜手中的鵝卵石,便問她從哪裏拿的,甜甜一一道來。先生聽了甜甜的話後問我:“當時你拿鵝卵石的時候,和人家老板說了沒有?”我回答道:“沒有。”先生聽了之後說:“那就屬於偷的。”

甜甜聽說鵝卵石是偷的,就將石頭塞進了我的手中,表示不喜歡了。我對甜甜說:“你先拿著玩吧,下次咱們再去吃飯的時候還給老板。”但是甜甜堅決不要,她問我:“媽媽,你拿別人的東西怎麼不跟人家說一聲呢?以前你不是經常告訴我不要偷拿別人的東西嗎?但是你卻沒做到。”

甜甜的質疑讓我很尷尬,平時我的確經常教育她,拿別人的東西前要和別人打招呼,但我這個教育者卻沒做到。於是我對甜甜說:“這次是媽媽錯了,你以後可不要跟媽媽學啊,媽媽現在就改正過來。”之後我便拉著先生和甜甜返回了那家飯店,將鵝卵石放了回去。

這件事情過去沒幾天,母親的腳扭傷了,沒辦法走路。我悉心照顧,跑前跑後,足足有兩個多月的時間。那時候正值盛夏,每天我都會給母親擦洗身子,洗腳,偶爾還會背著她到樓下和那些老朋友們聊天。

有一天晚上,我給母親洗腳,甜甜在身邊,一邊幫著我給姥姥洗腳,一邊對我說:“媽媽,等你老得走不動路的時候,我也要給你洗腳。”看著甜甜稚嫩的小臉上一副很認真的表情,我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

“媽媽,你不相信嗎?我說話算數,就像你現在照顧姥姥一樣。”甜甜很不服氣地說道。顯然我的笑聲讓她很不平,以為我不相信她的話。我連忙說道:“怎麼會不相信你呢?媽媽相信。”聽我這麼說,她才笑了起來。

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媽媽不是老師,卻比老師更了解自家的孩子,可以根據女孩的性格特點製定出更適合她的教育方法。但是我們在給予孩子目標和希望的同時,別忘了親身示範,自己先一步做到,這樣才能理直氣壯地站在女孩麵前,要求她做好。

教育無他,唯榜樣而已。假如我們想讓女兒成為怎樣的人,首先自己就要成為那樣的人,這是最重要的家教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