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年夏五月丁醜
親愛的觀音老師:
您好啊!離開長安有些時日了,一路風雨兼程,時間過得真快。路上的事太多,耽誤了給您寫信,希望您能見諒。
同行的加上我一共4人,其他有兩個是從大內侍衛中挑出的壯小夥,另一個是寺裏的和尚。禮部原計劃是組織一個考察團隨行的,由禮部侍郎帶隊,包括各部抽出的長官若幹、翻譯若幹、國學院博士若幹、保鏢若幹、廚師修腳師等雜役若幹(說是害怕吃不慣西餐)、歌舞演員若幹、平康裏女伎若幹、書畫家若幹、接生婆若幹(怕隨員路上生孩子)、保健醫生按摩師若幹,另外加上長官們的老婆、小姨子、大舅子、孩子的幹爹幹媽等等,規模相當龐大,估計在1000人左右。不過被我回絕了。據說為這事很多人要找我麻煩,因為這違反了大唐的外事紀律。其實他們的憤怒我也理解,大家希望借由這個機會公費旅遊一番。在我大唐,公費旅遊是一筆很大的財政開支。當然這些活動都要冠以出國考察、培訓或參加學術研討會等各種名義。有一年在扶桑召開環球婦女胭脂大會,我大唐就派出了數千人的代表團,由陛下的老婆長孫皇後帶隊。結果其中有幾位大臣的老婆不小心上了扶桑武士的床,引起了朝廷眾臣的公憤,險些釀成了一場戰爭。最後是扶桑國王把自己的女兒送來給陛下做了小老婆,算是賠罪,總算平息了這場國際風波。
按理說像這麼重要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4個人的確少了些。我之所以堅持這樣,一是怕招搖過市找罵,更重要的是落個清淨。其中兩個隨從原是大內的帶刀侍衛,陛下特意給我選的。之所以選他們,是覺著他們身體好,組織紀律性強。至於那個小和尚,開始我是不同意的,可他跪在廟裏又哭又鬧,說自己品學兼優,梵語過了六級。我這樣做是剝奪他追求進步的權利。並威脅說如果不帶他走,他將效仿扶桑國的武士,把腸子挖出來給我看。盡管在我看來,扶桑國武士動不動挖腸子的傳統,實在是輸不起的孬種表現,但考慮到他如此執著,就勉強答應了。
一路上還算順利。離開長安時,郊野景致旖旎,青麥茵茵,桃花正開,風意清新,陽光柔和地撒滿大地。開始我們走的是官道,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絲綢之路。我華夏的絲織業向來很發達,相傳黃帝的老婆嫘祖就是絲織業的老祖宗。您來長安時,應該已經了解長安婦女衣著的華麗了(大唐長安城被時人稱為“世界時尚之都”)。據我朋友研究,紅頭發、大鼻子的西方人也非常喜歡絲綢,一個個見了心花怒放,大叫“比特否”,就是特美的意思。在西方世界,誰家要是沒有幾件我華夏的瓷器和絲綢衣物,簡直就算不了上等人。因為上等人都需要這種奢侈品,所以價格很高,比黃金還貴。市場決定一切,於是乎就有了所謂的絲綢之路,把絲綢從長安運到西方去。最早開辟絲綢之路的是漢武帝,當然他的初衷不是做生意,而是找朋友合夥對付匈奴蠻族。因為這個商路的開通,長安多了來自中亞的紅頭發、白頭發的洋人,包括洋姑娘。在長安城,有很多洋姑娘開的酒吧,所謂酒家胡,很多王公大人、文人學士都是其中的常客。當然,吸引他們的不隻是葡萄酒,更重要的是姑娘們的腰。她們的腰都比較結實,上麵還掛著一圈鈴鐺,跳起脫衣舞來,鈴聲悠揚,非常動聽。包括中書、門下、尚書以及其他機構的年會,也經常在那裏舉行。有一次大家喝多了,有位洋姑娘還摘下宰相大人的帽子小解,一時在大唐帝國傳為美談。陛下也幽默了一把,在朝會上特意賞賜了宰相大人一頂帽子,上書:禦製香壺。
一路上看見很多前朝留下的宮殿遺跡,掩映在淒淒青草間。不免讓人想起我華夏最有名的民歌集《詩經》中的句子:“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盡管大多是斷壁殘垣,但可以想見當年的繁華。可惜都在戰火中毀了。不停地修,不停地毀,這就是世人的邏輯。聽我朋友說,這一切都是必然,如果不毀了,帝王們到哪裏去修紀念碑?長官們找什麼理由來貪汙國庫裏的銀子,額外向百姓征稅呢?那些保存比較好的被開發商改造成別墅,供長安城的闊人們度假之用。其他的被鄉下人用籬笆圍了起來,在裏邊養雞。煩惱的是路上還是擠滿了人,幹什麼的都有,對著我大呼小叫,好像是歡迎長安來的怪物。其實這都是借陛下的光,他的把兄弟自然很受關注。不過也有人很不客氣:哥們算是哪根蔥,普度誰啊?!聽口音就知道不是鄉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