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下卷 宋詞之二(9)(3 / 3)

【注釋】

①“雁門”,山名,亦關名,在山西省北部。“阨塞”,猶阻塞,梗塞不通。②“龍沙”,白龍堆沙漠,見前薑夔《翠樓吟》注③。③“吳會”有兩說:一、秦會稽郡本包括吳地,其郡治在今蘇州。二、六朝時吳郡與會稽郡合稱“吳會”。以上兩說“會”均音“貴”。④“秦川”指今陝西一帶地麵。諸葛亮《隆中對》:“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即由四川出陝西。《文選》卷九潘嶽《西征賦》李善注引《三秦記》:“長安正南秦嶺,嶺根水流為秦川。”以上極言兵火亂離範圍之廣大,致春歸無路,也就是無處可歸。⑤接著說:既然如此,這裏正好留連,像芳草飛花,蓬萊方壺般的神仙境界,少說也可以有一百年罷。指南渡以來迄宋亡,大家宴安享樂,全不警惕。⑥三句說出本意,很明白。“夫君”,那人,“君”者尊稱。這裏指春而言。《楚辭·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來。”⑦杜甫《絕句漫興》九首之七:“糝徑楊花鋪白氈。”糝,以米屑和羹。地麵微濕,楊花撒在上麵,像鋪條白的氈毯,是春盡光景。⑧“兔葵燕麥”用劉禹錫詩序,見中卷周邦彥《夜飛鵲》注⑩。華清宮,在陝西臨潼。⑨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塗額藉蜂黃。”周邦彥《滿江紅》:“蝶粉蜂黃都退了。”這裏“蜂黃蝶粉”言春花零落,隻有蜂蝶留下的痕跡。“凝碧池”,在唐東都洛陽,與上對句“華清宮”,俱借唐喻宋。⑩“七寶”指何物,其說不一,以多種珍寶鑲嵌的,皆可稱“七寶”。“七寶鞭”言其貴重,也表出騎乘者的身份。“潸然”,下淚貌。雖無路可歸,然不得不去,亦唯有一聲珍重,兩地潸然而已。語意極悲。

蔣 捷

蔣捷,字勝欲,號竹山,陽羨(今屬江蘇)人。鹹淳十年(1274)進士。宋亡不仕。有《竹山詞》。

燕歸梁

風蓮①

我夢唐宮②春晝遲,正舞到,曳裾時③。翠雲隊仗絳霞衣④,慢騰騰,手雙垂⑤。忽然急鼓催將起,似彩鳳,亂驚飛⑥。夢回不見萬瓊妃⑦,見荷花,被風吹⑧。

【注釋】

①雖題曰“風蓮”,非泛泛詠物,隻借以起興,卻不放在開首,放在結尾。兼詳下注⑧。②本篇主句。“唐宮”,詠古傷今,下所寫舞容,殆即“霓裳羽衣舞”。③衣之前後皆可稱裾。“曳裾時”,指霓裳舞拍序以後始有舞態,詳下注⑤。④“翠雲”、“絳霞”,指舞衣,又點綴荷葉荷花。⑤“大垂手”、“小垂手”皆舞中的名目。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中序擘騞初入拍……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自注:“霓裳舞之初態。”⑥“急鼓催將起”,似用“羯鼓催花”事,而意卻無關。此指“霓裳”至入破以後,節拍轉急。白詩所謂“繁音急節十二遍”,自注“霓裳破十二遍而終”是也。詞雲“似彩鳳,亂驚飛”,已大有《長恨歌》中所雲“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的氣象。⑦“瓊”訓赤玉,可喻紅蓮。江妃,水仙也,可喻水上蓮。如周邦彥《側犯》“看步襪江妃照明鏡”,即以江妃詠蓮花。韓愈《辛卯年雪》:“從以萬玉妃。”此句字麵當本之,卻易雪為荷花,意指嬪嬙之屬,應上“唐宮”。⑧題曰“風蓮”,借舞態作形容,比喻雖切當,卻不點破,直到結句方將“謎底”揭出。這樣似乎纖巧。然全篇托之於夢,夢見美人,醒見荷花,便繞了一個大彎。若見荷花而聯想美人原平常。今雲“春晝夢唐宮”,初未說見有“風蓮”也,若夢境之構成,非緣聯想;如何夢中美女的姿態和實境荷花的光景,處處相合呢?然則“見荷花被風吹”者,原為起興閑筆,這裏倒裝在後,改為以景結情,並非真的題目。詞以風蓮喻舞態,非以舞態喻風蓮也。文雖明快,意頗深隱,結構亦新。

王沂孫

王沂孫,字聖與,號碧山、中仙,會稽(今屬浙江)人。元至元中,為慶元路學正。有《花外集》,一名《碧山樂府》。

眉 嫵

新月

漸新痕懸柳,淡彩穿花,依約破初暝①。便有團圓意②,深深拜③相逢誰在香徑。畫眉未穩④,料素娥⑤猶帶離恨。最堪愛一曲銀鉤小,寶簾⑥掛秋冷。千古盈虧休問,歎謾磨玉斧⑦,難補金鏡⑧。太液池猶在,淒涼處何人重賦清景⑨。故山⑩夜永,試待他窺戶端正。看雲外山河,還老盡桂花影。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