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催眠術的近現代發展(1 / 3)

三是原始退向作用。弗洛伊德認為在人類原始時代,部落酋長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他把同部落的女子都視為自己的妻子,占為己有。部落裏的男子為服從酋長的權利,隻好壓抑性欲望,並對酋長表示絕對的服從和愛戴,經過千萬年的積累遺傳,這種心理傾向已經成為人類集體無意識中的組成部分。在催眠中催眠師就如同原始部落的酋長,受術者就如同部落裏的男子而絕對服從,這是一種原始退向現象。

弗洛伊德的觀點一經提出即遭到眾人的批駁,因為按他的觀點,接受催眠的受術者應均為男性,但實際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催眠暗示而被催眠。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的觀點仍然局限於他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論體係。即便如此,他的觀點在催眠理論中仍然受到普遍的重視。

(3)麥獨孤

麥獨孤,英國著名心理學家,目的心理學創始人。他認為催眠同天然的睡眠一樣,都忌諱腦力清醒健旺和神經敏感。在進行催眠暗示時,必須讓受術者的感覺器官接受最低限度的弱刺激而精神集中,從而在神經傳遞方麵促使其阻力增大,神經各部分失去通常的聯絡和傳導,使受術者除了接受催眠師的暗示指令而注意自己執行指令的感受以外,心無旁騖。因此催眠師要在施用催眠暗示指令的同時,通過連續不斷地同受術者的言語交流,使受術者在被催眠之後仍然能夠保留下一條神經通道和催眠師保持必要的聯係,但卻不會聽從其他人的命令。由於受術者的精神係統集中於一條神經通道,這一條神經通道又因為其他神經通道的關閉而顯得特別靈敏,特別通暢,這時催眠師的任何暗示或指令,都很容易為受術者所接受並轉變為實際行動。

麥獨孤認為催眠中催眠師的各種暗示指令之所以能被受術者順利執行,這與人的服從本能有關。而人們對社會上的領袖的服從程度往往又和他們的才能和威望比較高有關,所以他們說話的暗示力也會比較大,聽從他話的人也就比較多。催眠師的才能與威望對催眠的成功與否之所以關係極大,就是因為催眠師的威望高低,是否有自信心,均是影響催眠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4)克拉克·赫爾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赫爾在其1933年出版的《催眠與暗示》一書中提出,催眠過程可以用形式學習理論的原則,如聯想、重複、條件作用、習慣化等來解釋。他認為催眠現象是和其他習慣相似的獲得性反應,受術者的催眠體驗來自於催眠師的暗示,以及由刺激和反應之間關聯的嚴格物質基礎所導致,意念變成了純粹物質性的符號活動。他同時對於“符號活動”如何是“純粹物質性的”感到非常困惑。

除此之外,法國外科醫生魏璐波於1860年將催眠術應用於外科手術中的催眠麻醉,也取得了成功。後來法國的神經科醫生馬洛柯將催眠術應用於治療神經症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是原始退向作用。弗洛伊德認為在人類原始時代,部落酋長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他把同部落的女子都視為自己的妻子,占為己有。部落裏的男子為服從酋長的權利,隻好壓抑性欲望,並對酋長表示絕對的服從和愛戴,經過千萬年的積累遺傳,這種心理傾向已經成為人類集體無意識中的組成部分。在催眠中催眠師就如同原始部落的酋長,受術者就如同部落裏的男子而絕對服從,這是一種原始退向現象。

弗洛伊德的觀點一經提出即遭到眾人的批駁,因為按他的觀點,接受催眠的受術者應均為男性,但實際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催眠暗示而被催眠。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的觀點仍然局限於他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論體係。即便如此,他的觀點在催眠理論中仍然受到普遍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