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關心政治的知識分子,李商隱寫了大量政治詠史詩,留存下來的約有一百首左右。其中《韓碑》、《行次西郊作一百韻》、《隨師東》、《有感二首》等,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作品。李商隱早期的政治詩指陳時局,語氣嚴厲悲憤,又含有自我期許的意味,很能反應他當時的心態。在關於政治和社會內容的詩歌中,借用曆史題材反映對當代社會的意見,是李商隱此類詩歌的一個特色。《富平少侯》、《北齊二首》、《茂陵》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李商隱的政治詩又多半以借古諷今的詠史詩出現。如《詠史》批判了統治者的荒淫、愚昧和無能。《隋宮二首》意在提醒晚唐統治者要接受前車之鑒。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

——李商隱《隋宮》

又如《馬嵬二首》,對唐玄宗為皇帝而弄得眾叛親離,連自己的寵妃也保不住的可悲結局,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和嘲弄。含蓄深沉,意在言外。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複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李商隱《馬嵬》

《賈生》深寓作者對晚唐統治者佞佛信道以求長生,而不恤國事的諷刺和自身懷才不遇的感慨。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賈生》

又如《瑤池》借周穆王諷刺唐代皇帝們求仙,《隨師東》借古事影射朝廷東伐李同捷。

李商隱詠史詩的成功之處,在於注意構思的凝練、取材的精當,巧妙地將曆史與現實融合在一起,或用假想之辭創作出帶有虛構色彩的場景,突破史實局限,更深刻地揭示諷刺對象的本質;或抓住具有典型意義的細節或微物,深入開掘,使之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典型性。與此同時,將自己的感情和議論自然地寓含在鮮明的形象之中,具有濃鬱的抒情色彩和深長的情韻,達到寓意的深刻性與形象的鮮明性、情昧的雋永和諧統一,增強了詠史詩的藝術表現力。

作為一個關心政治的知識分子,李商隱寫了大量政治詠史詩,留存下來的約有一百首左右。其中《韓碑》、《行次西郊作一百韻》、《隨師東》、《有感二首》等,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作品。李商隱早期的政治詩指陳時局,語氣嚴厲悲憤,又含有自我期許的意味,很能反應他當時的心態。在關於政治和社會內容的詩歌中,借用曆史題材反映對當代社會的意見,是李商隱此類詩歌的一個特色。《富平少侯》、《北齊二首》、《茂陵》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李商隱的政治詩又多半以借古諷今的詠史詩出現。如《詠史》批判了統治者的荒淫、愚昧和無能。《隋宮二首》意在提醒晚唐統治者要接受前車之鑒。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

——李商隱《隋宮》

又如《馬嵬二首》,對唐玄宗為皇帝而弄得眾叛親離,連自己的寵妃也保不住的可悲結局,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和嘲弄。含蓄深沉,意在言外。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複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李商隱《馬嵬》

《賈生》深寓作者對晚唐統治者佞佛信道以求長生,而不恤國事的諷刺和自身懷才不遇的感慨。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賈生》

又如《瑤池》借周穆王諷刺唐代皇帝們求仙,《隨師東》借古事影射朝廷東伐李同捷。

李商隱詠史詩的成功之處,在於注意構思的凝練、取材的精當,巧妙地將曆史與現實融合在一起,或用假想之辭創作出帶有虛構色彩的場景,突破史實局限,更深刻地揭示諷刺對象的本質;或抓住具有典型意義的細節或微物,深入開掘,使之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典型性。與此同時,將自己的感情和議論自然地寓含在鮮明的形象之中,具有濃鬱的抒情色彩和深長的情韻,達到寓意的深刻性與形象的鮮明性、情昧的雋永和諧統一,增強了詠史詩的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