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喜憂參半(1 / 2)

母親的病倒,對愛玲來說是另一重打擊。那個自她四歲起就拎著行李滿世界跑的美麗女人,一直是愛玲心中埋藏著的奢望與疼痛。思念,渴望靠近而不得,卻一直掛在她的心上。而今,母親老了、病了,從倫敦給女兒發來了電報,說必須要做手術。一張機票,她就能看到自己思念多少年的母親,可她連那份錢也拿不出來。她隻能給母親寫去一封安慰的信,信裏夾上一百美元,聊表做女兒的心意。至此,愛玲也失去了最後一次見到母親的機會,手術後不久,母親便去世了,她卻把跟隨她多年的寶貝箱子給愛玲留下來。裏麵的數件文物寶貝,是母親大半生的珍藏,曾跟隨她走遍千山萬水。母親一生漂泊,靠變賣手中的寶貝度日,那些留下來的,定是母親的至愛,可更讓愛玲難過的是,為了生計,她不得不把那些留有母親氣息的寶貝一件件賣掉,換成她和賴雅賴以糊口的錢。

愛玲的寫作一直不順利,她喜歡的作品找不到出版市場,她寫著的那些通俗劇本又不是她喜歡寫的。焦灼、矛盾、痛苦,卻一直找不到出路。她開始對生活有了抱怨不滿,她覺得是彼得堡偏僻閉塞的環境影響了她的創作。言談中,她有意無意中流露出的這種想法,讓賴雅陷入深深的痛苦。平心而論,走南闖北飄蕩了四十多年,而今已是風燭殘年的他,對繁華的大都市已無任何向往,他倒願意在那所小公寓裏與愛玲相守到老。可他更理解愛玲的心情,她還不到四十歲,原本是創作的最好年華,來美國後卻連遭退稿,又自小在大都市裏長大、生活,不習慣小鎮上的生活也屬正常。為了給愛玲提供一個更好的創作生活環境,賴雅決定搬家了,搬到愛玲喜歡的地方去。他們一起向南加州的亨廷頓·哈特福基金會提出申請,申請很快就得到了批準。

那是一個烈日炎炎的夏日,賴雅和愛玲興衝衝地走在從醫院回家的路上。賴雅剛剛去醫院做過一次全麵體檢,體檢報告上顯示他的心髒功能良好,其他器官運行也還正常。那份報告大大地鼓舞了他們。

隨著相處時間的增長,對彼此了解的加深,賴雅發現自己越來越迷戀這位東方小妻子,他不顧愛玲的反對,立下遺囑,把自己的全部財產都留給了愛玲,盡管那筆財產在賴雅自己看來毫無用處,卻也是他所有的東西了。

一九五八年十月一日,是愛玲終生難忘的一個日子,那天是她三十八歲生日,賴雅精心籌劃好久,才算準那天是她的陰曆生日。他特意去蛋糕店為她定製了生日蛋糕,又去花店買來一大束紅玫瑰。當賴雅笑吟吟地唱著生日祝福歌把那一切捧到愛玲麵前時,愛玲的眼睛一下子濕了。從小到大,多少年了,沒有人記得她的生日,她自己也早把那個日子忘記了,想不到那個細心的西方男人竟然算得如此精準。

母親的病倒,對愛玲來說是另一重打擊。那個自她四歲起就拎著行李滿世界跑的美麗女人,一直是愛玲心中埋藏著的奢望與疼痛。思念,渴望靠近而不得,卻一直掛在她的心上。而今,母親老了、病了,從倫敦給女兒發來了電報,說必須要做手術。一張機票,她就能看到自己思念多少年的母親,可她連那份錢也拿不出來。她隻能給母親寫去一封安慰的信,信裏夾上一百美元,聊表做女兒的心意。至此,愛玲也失去了最後一次見到母親的機會,手術後不久,母親便去世了,她卻把跟隨她多年的寶貝箱子給愛玲留下來。裏麵的數件文物寶貝,是母親大半生的珍藏,曾跟隨她走遍千山萬水。母親一生漂泊,靠變賣手中的寶貝度日,那些留下來的,定是母親的至愛,可更讓愛玲難過的是,為了生計,她不得不把那些留有母親氣息的寶貝一件件賣掉,換成她和賴雅賴以糊口的錢。

愛玲的寫作一直不順利,她喜歡的作品找不到出版市場,她寫著的那些通俗劇本又不是她喜歡寫的。焦灼、矛盾、痛苦,卻一直找不到出路。她開始對生活有了抱怨不滿,她覺得是彼得堡偏僻閉塞的環境影響了她的創作。言談中,她有意無意中流露出的這種想法,讓賴雅陷入深深的痛苦。平心而論,走南闖北飄蕩了四十多年,而今已是風燭殘年的他,對繁華的大都市已無任何向往,他倒願意在那所小公寓裏與愛玲相守到老。可他更理解愛玲的心情,她還不到四十歲,原本是創作的最好年華,來美國後卻連遭退稿,又自小在大都市裏長大、生活,不習慣小鎮上的生活也屬正常。為了給愛玲提供一個更好的創作生活環境,賴雅決定搬家了,搬到愛玲喜歡的地方去。他們一起向南加州的亨廷頓·哈特福基金會提出申請,申請很快就得到了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