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今古山無定據(1 / 3)

陛下以雷霆之怒,革職一眾湖廣官員之後,礦稅風波暫時在朝野間平息。但在內廷,卻隻是剛剛開始。

一日傍晚,陛下覺得有些頭痛,便去東暖閣稍作休息,我則在西暖閣中繼續批複當日奏疏。

殿外忽然傳來公主的聲音,一如往常,清冷中帶著驕傲,“母親在麼?”她問殿外值守的人。

被告知陛下此刻不在西暖閣,她當即問,“周元承在裏麵?我要見他。”

內侍自不敢攔她,須臾她已進入暖閣中,而我亦已起身,對她躬身行禮。

“你果然又在批紅,真不知母親怎麼想的,假手一個內臣,妄加幹涉朝政大事。”她瞥著我說,並不想正視於我。

我想這句”內臣”應該是看在陛下的麵子上,依她的性子,該喚我作奴才罷。

見我未答話,她質問道,“前日礦稅鬧得紛紛揚揚,最後竟是把那麼多的湖廣官員革職,可是你像母親進的讒言?”

我欠身答,“陛下自有聖斷,臣不敢妄言。”

她全然不信,輕蔑道,“周內相太謙虛了!如今我這個太女都成了擺設,你一個人乾坤獨斷,還有什麼不敢做的?我隻問你,你令內臣四處收取礦稅,這惡政要持續到哪一天?還是你當真要讓天下都盡歸宦官之手?”

我看著她滿含怒意的麵容,這年她已快十歲了,隱約已有幾分少女的亭亭之姿,她長大了,那麼也該清楚陛下施此政的良苦用心。於是我耐心向她陳述為何要征商稅礦稅,同時為何要盡量輕徭薄賦。

她皺著眉頭聽完,道,“那也應當交由地方官員征收,憑什麼派些內臣去做此事,你敢說這不是出於你的私心?”

我再耐心解釋,“若是天下官員能配合陛下此政令,又何須派遣內臣呢?內臣雖不才,但畢竟受製於宮規,受製於皇室,相較外臣更便於陛下管控。地方官員大多有經營產業,很多亦有礦權,再同當地商人相交,彼此分割利益,所以他們百般阻攔不願朝廷征收此稅。如果真讓他們來征稅,殿下認為,這些人會甘願放棄自身利益而做到公正公允麼?何況征稅所得,一部分充為內帑,正該由內臣來做才更為合適。”

“內帑?哼,既如此,我明日就上折子給母親,願從己身做起,省儉用度。連帶宮中花費一概能免則免!我看你還有什麼道理?!”

我不知她為何極力反對陛下的這項政策,若隻是因為我的緣故,那真是大可不必。

我看著她身上的蜀錦翠紋羽緞錦衣,含笑道,“那麼請殿下先脫去身上華貴的衣物,這一身蜀錦,如今已是萬金難求。”

她當即愣住,低頭看了看衣衫,再抬首時切齒道,“你敢諷刺我?”

“不敢,”我欠身答,“臣隻是想告訴殿下,很多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譬如由奢入儉。同樣要維持一個龐大的帝國能夠正常的運轉,處處都是需要錢的。陛下行此政令是希望能為朝廷積攢足夠的財力,日後留給殿下一個更為承平富足的國家。”

“錢錢錢,你滿嘴裏都是錢,虧你還是讀過聖賢書的,簡直是市儈!”她更加不屑的瞥著我,怒道,“巧言令色,枉讀經典!”

她忽然自大袖中抽出一本冊子,揚在手中道,“像你這樣的偽君子,滿口仁義禮智信,編些糊弄人的玩意兒,實則行的全是雞鳴狗盜無恥的勾當,也配讓我學你寫的東西?”

她說著,將手中的冊子高高揚起,踮起腳用力的朝我臉上砸來。我退後一步,那本書啪地一聲落在我腳下,書頁被甩的散開來,但我知道,那是我為她編寫的帝鑒圖冊。

她一擊未中,待要再上前,忽然聽到陛下喝阻的聲音,“夠了,你成日找元承的麻煩,眼裏還有沒有我?”

公主一顫,匆忙回首,旋即行禮道,“母親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