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今古山無定據(2 / 3)

“萬安?哼,我以為你巴不得我不安呢。”她緩緩踱步,一麵輕拂著太陽穴,“你吵得聲音,我在東邊都聽見了。你剛才說的我也聽清楚了,明日你遞折子上來罷,我會按你的要求裁減你宮裏用度。”

公主吃了一驚,蹙眉不語,大概也想不到什麼說辭可以令陛下收回成命,半晌之後,她懊惱的略一欠身,道了聲是。

“你若無事,便去罷。把你的書拾起來。那是我命人編的,無論編寫的人是誰,都是奉了我的旨意。”她的目光冷冷掃過地下的書,停留在公主臉上。

公主揚著下巴,雙目低垂,隱約可以看到她雙唇在微微顫抖。我在心中歎息,她這般高傲的小姑娘如何能在我麵前彎腰拾取一本,被她棄如敝履的書。

我俯身拾起那冊書,無言的遞至公主麵前。她也沒有多話,亦不看我,接過書匆匆一福,快步離去。

“元承,”她充滿歉意地望著我,“為什麼你承受的侮辱總是來自我的親人,母親,姐姐,丈夫,女兒……真抱歉啊……”

因為我享受了她的嗬護和關愛,那些都是本不該由我來領受的情感,我不想她糾纏於這個問題,輕笑道,“你又言重了,公主不過發泄一下,何況你連人家宮中花費都克扣了,還不夠讓人氣惱的麼?”

她忍不住笑起來。我於是問她,“你好些了麼?要我做些什麼?”

“氣都氣好了,往後她再闖進來,你就讓人去回我。算了,還是你寸步不離的和我在一起好些。”她挽著我的手坐下來。

我莞爾,一刹那間想起很多年前的事,“我已經不是那個,隻有十六歲,動輒驚慌失措的少年了。有你在,本來也沒人敢把我怎麼樣,不必太緊張了。”

“是啊,十六歲......那時候的你真年輕啊。”她接著我的話,開始沉浸在悠遠漫長的記憶裏,“我記得,第一次看見你的時候,你站在那副茂林遠岫圖下麵,清瘦的少年模樣,半垂著眼睛,我問到你的名字,你的睫毛就輕輕的顫了一下,然後回答我,明明是恭敬柔順的,卻偏又讓人覺得有種不卑不亢的味道。後來,在建福宮裏,你從偏殿走出來,蒼白的臉,眼睛裏都是絕望,站在那桐蔭下麵,那麼的孤獨悲傷……卻不知道自己好像一幅畫一樣,清雅俊逸,我當時就想,怪不得李微朝看上了你。”

她輕輕的笑出來,回憶令她的雙眸裏充滿了溫情和眷戀,眼波蕩漾,柔軟的像春日太液池畔纏綿的柳絲,“那時候也未見得你多驚慌啊,我讓你去攀誣李微朝,可你那麼堅定的拒絕我,讓我簡直不敢相信,一個看上去溫和馴良的人,骨子裏有那麼執拗的堅持。再後來,你更是膽大,敢向我提各種要求,也依舊敢拒絕我的命令……也不知道我為什麼就吃你那一套。”

我捕捉著她眼中令我沉醉的溫柔,輕聲應道,“我不過是仗著,你一直都對我好。”

她聽了一愣,好像細細思量品著這句話,怔怔地望著地上,隔了半晌才回過神,微笑頜首道,“是,我喜歡你,從很早以前就留心了,隻是那時我並不知道。”

“原來你是,恁時相見已留心,何況到如今。”我含笑道。

其實這話何嚐不是說我,經年累月中究竟是從何時開始動心,連我自己也有些說不清。

天授十八年冬,遠方忽然傳來了故人的消息,楚國公秦啟南病逝於荊州。這一年,他三十九歲。

陛下長久不語,於平靜中流淌著她對於少年時代和某種情懷逝去的悲傷。

“關於秦啟南的身後哀容,那些大臣們有什麼說法?”她問。

我想著近日看到的上疏內容,回答,“遷楚國公靈柩回京,追封其為楚王,配享太廟,入昭陵。”

昭陵是她的陵寢,她聽後淡淡一笑,有些無奈的蹙眉道,“我才剛許願,和你,生為並身物,死為同棺灰。原來卻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