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利用一切,講一個好故事(2 / 3)

生活中很多無效的語言,之所以形成不了力量,就在於說話的人不肯先去關注別人,就想得到別人的關注。

比如,你想招聘一個新員工的時候說:“隻要你在我的公司好好努力,三年之內就可以付房子的首付。”

如果對方本身是一個對房子沒有焦慮感的人,那麼,無論你使用了多麼有故事性的語言,你描繪的事情多麼具有畫麵感,終會因為你不了解對方的外在需求和內心需求,而導致你的語言作用在對方身上是蒼白無力的。

所以,即便是雙方第一次見麵,如果想給對方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你就要努力從正麵或者側麵去了解和搜集對方的信息,比如對方的學曆、愛好、生活態度等。

第二是你講的故事本身要有反轉性。

開美容連鎖機構的王女士很會給客人挑選禮物。巧妙的是,她送禮物的時候,使用的語言就是一個故事。每次給客人送禮物的時候,她都會去謝謝收下禮物的人。當對方表現出猶豫的時候,她會說一句很俏皮又很有哲理的話:“謝謝您收下這份小心意,因為送禮物的人看來是忘不了您,其實更是希望您不要忘了她。”

果然,因為這句令人印象深刻、有反差的話,她的女性客戶接受了禮物,還接受了“不要忘了送禮物的人”這樣一個暗暗的承諾。果然,客戶對她越來越像朋友,客薦客的情況也越來越多。

第三是爭取讓對方在行為上有所改變。

我們可以認真思考一下,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演員和演講者會向觀眾要掌聲?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在我看來,他們要形成說服力,要讓你對他們產生深刻的第一印象。就是通過改變你的肢體動作,來讓你對他們產生更多的認同感。

我認識一個很知名的體能教練,我此前並沒有把個人的健康狀況看得非常重要,當我見他第一麵的時候,他也並沒有過多地介紹他的工作內容,或者苦口婆心地說一些相關的話題。但是自那一次見麵之後,我不僅重視了自己的健康,還老老實實按照他的方法開始進行訓練。

因為他說的第一句話是:“把你的手伸出來……”我當時跟著他做了一組很簡單的動作,我很吃力地試了一下,感覺胳膊和手都非常生硬。當我看著比我年長20歲的他遊刃有餘地做完這個檢測身體狀況的動作之後,我不僅對他印象深刻,還大受刺激。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用手部活動自測身體柔韌性的小動作,就讓我感受到了他的專業、他的方法之有效。

這從溝通的角度來說,最值得學習的是引導對方產生動作的語言所能引發的強大的認同感。


用故事授人以魚+授人以漁

小周剛升職不久。急於做出業績的她,為公司做了三次推廣活動,但活動對推動公司的產品銷售效果寥寥。

她有些心急,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與我聊起了這件事情。

我給她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在黑夜裏的路燈下找東西,找了很久。路人看到後就很奇怪,便過去問詢。找東西的人說:“我的鑰匙丟了,我在找我的鑰匙。”路人說:“你的鑰匙掉在哪裏了?”他說:“好像剛下車的時候掉在黑暗中了。”路人說:“那為什麼你總在路燈底下尋找?”他說:“因為隻有路燈下才看得見。”

小周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她“聞弦歌而知雅意”。

我們在事業的開拓上,最忌諱的就是隻在自己擅長的地方努力。比如,小周以前的工作是為公司辦活動,當她升職之後,本應迅速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全麵的業務推動和促進。

但是,她一直還是想靠辦活動來推進公司業務,這顯然與她想要的效果南轅北轍。

當然,在這種情況下,也不能全然責備小周,因為不是她不反省,而是她發現,她在短期內隻能先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所以,我們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講故事。用一個故事點出一個本質的問題,給她一些善意的提醒,她就知道自己要扭轉方向了,這就是用故事授人以漁的好處。可以在看似直接而又不傷對方自尊的前提下,得體地給出你的答案和態度。

另外,故事還可以授人以魚,而不顯得說教。

我對小周講到自己的一個職業發展的故事:我大學所學的專業和我畢業後所從事的多次工作的關聯度都不高,完善自己的業務能力迫在眉睫,但是當時我的工作安排總是非常緊張。

我冷靜地分析了局麵,如果我不停下來,花些時間去留意並思考自己的問題,那麼在我毫無意料,或者說最不希望出現問題的時候,一些棘手的問題就會突然出現。

所以,我硬性規定自己,不管每天有多忙,都必須用一個小時的時間看報紙和學習新知識。

當時,報紙帶來的是最新的消息。我利用最新消息中的知識盲區,去學習和完善自己的某個知識體係。漸漸地,學習的效果越來越好。不到半年的時間,我由一個門外人成了部門裏能給大家出謀劃策的半個行家。

我用自己的故事提醒小周,不能停留在問題裏,而且要知道有的事情看似慢,但是實際上是快的。重要的是,你不能隻焦慮,而是要給自己真正值得做的事情分配好時間,哪怕每天強迫自己必須用一個小時的時間來進步。

小周會自我調整,她會思考:每天拿出多長時間來與公司其他部門的人展開交流,或者是去找同行學習和請教,能快速地突破自己的“瓶頸”。

講自己的故事,有時候能給別人帶來非常好的啟發,還讓他人在溝通過程中感覺到你的誠意。

我曾有一個同事,我給了他一個團隊讓他進行管理。但是,他起初工作進行得很不順利。

於是,他非常沮喪,並找到我,言辭間也有些對我的抱怨。大意是他團隊的人有問題都來找我,對他來說,他很為難,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種“越級彙報”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