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片森林可以在一瞬間長出來,那是再好不過的了。不幸的是,這完全是不可能的,我們需要耐心等待種子發芽、成長、生出綠葉,最後才由樹幹長成一棵樹,然後彙聚成一片森林。”
可見想要形成一片森林,必須要有許多的樹,而托爾斯泰卻隻是孤身一人。他滿載著榮譽,卻是孤獨的行進者。全世界到處都有人寫信給他,如中國、日本。人們開始翻譯他的《複活》,到處流傳著他關於“還田於民”的思想。美國記者還千裏迢迢來訪問他。法國人也來征詢他關於藝術和政教分離的意見。但托爾斯泰的信徒竟還不到300人,他自己也知道這個情況,但他沒有刻意去增加信徒的數量。他拒絕了朋友們成立“托爾斯泰派”的提議。
“我們不應該相互迎合,而應當全體都皈依上帝……你說,隻有團結了,才更容易成為一股力量,但要這股力量做什麼呢?如果是一起耕地,一起割草,那大家團結在一起是好的。但是在接近上帝這方麵,我們卻隻能獨自前行……我眼中的世界,就好像一座巨大的廟堂,光從高處射到廟堂的正中。為了聯合起來,大家都應當朝著這個光明之處走來。在那裏,我們這些來自四麵八方的人,將和更多的人不期而遇:歡樂便在於此。”
在這光明之處究竟有多少人聚集在一起了呢?沒有關係,隻要和上帝在一起,一個人也足夠了。
“隻有燃燒著的物質才能點燃別的物質,同樣,隻有擁有真正信仰和真正生活的人,才能感染他人並將真理傳播開來。”
這也許是正確的,但這孤獨的信仰究竟能給托爾斯泰帶來多大的幸福呢?在他最後的幾年中,他和歌德苦心孤詣所達到的清明寧靜的境界,相差甚遠!他似乎對這種清明寧靜的境界感到反感,甚至選擇逃避。
“我們應當感謝上帝,讓我們做到不自滿。希望能永遠如此!生活和理想永遠不會完全統一,這是從渺小到偉大,從惡到善這種上升運動的一個標誌。而這不統一也是達到善的必要條件。當一個人平靜而自滿的時候,便是一種惡了。”
於是他在頭腦中幻想著關於這一主題的小說,這也正說明列文或皮埃爾·別祖霍夫的煩悶在心中還未熄滅:
“我時常設想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在革命圈子裏長大的人,最初是革命黨,繼而是平民主義者、社會主義者、東正教徒、阿多山上的僧侶,後來又成為無神論者、家庭中的好父親,最後變成高加索的杜霍博爾人。他什麼都嚐試,但樣樣都放棄,受盡了人們的嘲笑。他一生中什麼都沒有做成,後來在一座收留所中默默地死去了。臨死的時候,他回想自己的一生,感覺白白浪費了。可是,他是一個聖人啊!”
晚年的托爾斯泰,他的內心還有懷疑嗎?沒有人清楚地知道。對於一個到了晚年、身體和精神依舊強健的人來說,生命是絕不會停留在思想的某一點的,生命還須前進。
“如果一片森林可以在一瞬間長出來,那是再好不過的了。不幸的是,這完全是不可能的,我們需要耐心等待種子發芽、成長、生出綠葉,最後才由樹幹長成一棵樹,然後彙聚成一片森林。”
可見想要形成一片森林,必須要有許多的樹,而托爾斯泰卻隻是孤身一人。他滿載著榮譽,卻是孤獨的行進者。全世界到處都有人寫信給他,如中國、日本。人們開始翻譯他的《複活》,到處流傳著他關於“還田於民”的思想。美國記者還千裏迢迢來訪問他。法國人也來征詢他關於藝術和政教分離的意見。但托爾斯泰的信徒竟還不到300人,他自己也知道這個情況,但他沒有刻意去增加信徒的數量。他拒絕了朋友們成立“托爾斯泰派”的提議。
“我們不應該相互迎合,而應當全體都皈依上帝……你說,隻有團結了,才更容易成為一股力量,但要這股力量做什麼呢?如果是一起耕地,一起割草,那大家團結在一起是好的。但是在接近上帝這方麵,我們卻隻能獨自前行……我眼中的世界,就好像一座巨大的廟堂,光從高處射到廟堂的正中。為了聯合起來,大家都應當朝著這個光明之處走來。在那裏,我們這些來自四麵八方的人,將和更多的人不期而遇:歡樂便在於此。”
在這光明之處究竟有多少人聚集在一起了呢?沒有關係,隻要和上帝在一起,一個人也足夠了。
“隻有燃燒著的物質才能點燃別的物質,同樣,隻有擁有真正信仰和真正生活的人,才能感染他人並將真理傳播開來。”
這也許是正確的,但這孤獨的信仰究竟能給托爾斯泰帶來多大的幸福呢?在他最後的幾年中,他和歌德苦心孤詣所達到的清明寧靜的境界,相差甚遠!他似乎對這種清明寧靜的境界感到反感,甚至選擇逃避。
“我們應當感謝上帝,讓我們做到不自滿。希望能永遠如此!生活和理想永遠不會完全統一,這是從渺小到偉大,從惡到善這種上升運動的一個標誌。而這不統一也是達到善的必要條件。當一個人平靜而自滿的時候,便是一種惡了。”
於是他在頭腦中幻想著關於這一主題的小說,這也正說明列文或皮埃爾·別祖霍夫的煩悶在心中還未熄滅:
“我時常設想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在革命圈子裏長大的人,最初是革命黨,繼而是平民主義者、社會主義者、東正教徒、阿多山上的僧侶,後來又成為無神論者、家庭中的好父親,最後變成高加索的杜霍博爾人。他什麼都嚐試,但樣樣都放棄,受盡了人們的嘲笑。他一生中什麼都沒有做成,後來在一座收留所中默默地死去了。臨死的時候,他回想自己的一生,感覺白白浪費了。可是,他是一個聖人啊!”
晚年的托爾斯泰,他的內心還有懷疑嗎?沒有人清楚地知道。對於一個到了晚年、身體和精神依舊強健的人來說,生命是絕不會停留在思想的某一點的,生命還須前進。
“生命在於不停地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