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閑相思,摧殘天賦才;豈是因妾行,卻變作君災。報德難從禮,裁詩可當媒;高唐休詠賦,今夜雲雨來!”
這首詩既道出了歉意,又表明了情懷,並再下盛邀,充滿誘惑力。張生奄奄一息的病情,竟然又因詩箋一掃而光,愛情的力量真是不可言喻。
夜闌人靜,下弦月高掛天空,滿園繁花飄送著陣陣幽香,張生在房中幹等萬盼,望著院門緩緩地開啟,紅娘攙扶著千嬌百媚、羞態怯怯的鶯鶯悄悄進來。紅娘扶鶯鶯坐下後,很快地退回去,並順手帶關了房門和院門。房中隻剩下張生和鶯鶯,四目對望,彼此都感覺到對方的身體中熱情在激蕩,那萬種風情,都從對視的目光中分明地傳達出來。彼此曾在夢中相擁過千百回的人兒,此時近在咫尺,一時間,兩人竟然都不知如何是好。這究竟是夢、還是真?張生腦中有些恍惚,他還是先站起來,有些搖晃地靠近鶯鶯,鶯鶯也不由自主地立起身來,一對有情人終於緊緊相擁在一起,溶成了一體。
斜月晶瑩,撒落半床幽輝,照著兩個妙齡男女飄飄然同赴巫山之夢,千般恩愛,萬般風情,自不必說。有一首《會真詩》就生動地描述了這一夜男歡女愛的神韻:
“戲調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蟬影動,回步玉塵蒙。轉麵流花雪,登床抱綺叢;鴛鴦交頸舞,翡翠合歡籠。眉黛羞頻聚,朱唇暖更融;氣清蘭蕊馥,膚潤玉肌豐。無力慵移腕,多嬌愛斂躬;汗光珠點點,發亂綠鬆鬆。”
說不盡的旖旎風光,道不完的柔情蜜意,轉瞬之間,寺鍾鳴晨。紅娘在走廊上輕輕扣響窗欞,促催鶯鶯小姐離去。天大亮了,張君瑞仍懷疑置身夢中,然而枕上尚留有胭脂的痕跡,室中猶留有蘭麝的香味,昨夜的一切都是千真萬確的!
西廂春暖,兩情歡洽。從此之後,崔鶯鶯在紅娘的掩護下,常常與張生卿卿我我,共度良宵,儼然就是一對新婚燕爾的恩愛夫妻。而這一切都巧妙地瞞著崔夫人。
這樣的情況整整持續了半年,又到了秋闈大考的日子。對張生而言,十年寒窗苦讀,為的就是一朝金榜題名。眼前雖與鶯鶯兩情繾綣,難舍難分,但想到要想與鶯鶯終身相伴,就隻有搏取功名,才能得到姨母的應允,娶鶯鶯為妻。因此,不得不硬下心腸,從溫柔鄉中掙脫出來,遠赴京城應試。通情達禮的鶯鶯雖然舍不得張生離去,但為前途著想,也隻有含淚點頭讚同。
臨行前夕,兩人再度相會在西廂張生屋中,其愁其苦,無法言表。滿懷柔情的鶯鶯殷勤地叮囑張生:“一路風塵,務必多加小心,好好保重自己,考完即歸。”張生卻隻是淚眼朦朧地望定鶯鶯,似乎要把她看化,看進自己的心裏。鶯鶯在等待著,等著他一番山盟海誓,好讓自己安心地等著他歸來。但為何張生始終默默不語,好幾次仿佛欲言卻又止?是不是他對自己隻是逢場做戲,一番雲雨偷歡之後,便將一走了之呢?鶯鶯心中漸漸生出不安。終於,她略帶淒聲地對張生吐出了自己的心聲:“始亂之,終棄之,這是天下無數才子的行徑。君若如此,妾不敢恨,隻是終身為海!”張生聽了這番傾訴,隻是噙著淚拚命地搖頭,卻說不出一句話來。最後一夜的相會,就在這樣的淒淒清清的氣氛中挨了過去。
多情公子張君瑞為何在這別離之際沒有任何承諾及期許呢?深究其心,他並非一個始亂終棄、逢場作戲的花花公子。他也有他的苦處,他覺得自己身無功名,家道又中落,這種情況根本無法給鶯鶯一個穩定可靠的家。這一去長安,若是謀得一官半職,還勉強匹配鶯鶯這位相國千金,若是名落孫山,他簡直無臉再見鶯鶯和崔夫人。也正是因為這些自悲自怨的心理在作崇,使他在與心上人別離時,竟不敢留下任何承諾。對情意相投的戀人,他還抱著這種心態,全因那些陳腐的門第等級觀念在作怪,真是可悲可憐!而崔鶯鶯偏又不這麼考慮,在她眼中,張生是一個才貌雙全的翩翩佳公子。此處一別,將投身於繁華多姿的長安行樂之地,隨時都可能物色到比自己更美麗的名媛閨秀,待功成名就後,便把自己忘到九霄雲外。這樣想來,怎不令她心如火焚,仿佛這一別就再無舊夢重溫之時。
張君瑞終於辭別了鶯鶯,來到了長安。也許因為沉溺於情意場中,荒廢了功課,這次科舉考試並不得意。失望之餘。又想起了普救寺裏的戀情,於是提筆給鶯鶯寫下一封書信,備述了自己的相思之苦,希望借鶯鶯的柔情,獲得一些安慰和補償。信雖托人捎去,他自己卻因礙於臉麵,仍滯留京城,沒有親去看望鶯鶯。
這邊鶯鶯得到張生的書信,卻不見他的蹤影。雖然信中情意綿綿,但轉念想到,他既已考完,又為何不快快回到自己身邊,這些令鶯鶯心生疑竇。鶯鶯是一個重情又極富理智的姑娘,她覺得既然張生已不把自己放在心中,就應該果斷訣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要是再這樣沒頭沒腦地拖下去,到頭來受害的還是自己。於是她痛下決心,慧劍斬情絲,決定拋卻這一段毫無結果的愛情遊戲。當即寫下回信一封,信中追憶了往日那段美好的時光,細數了分別之後的思念之情;最後卻提出,情緣已逝,不必強求,並留給張生美好的祝福。
收到回信後,張生急忙展開細讀,開頭那些纏綿的情話給了他莫大的慰藉,就象幹枯的心田裏注入了清冽的甘泉;然而,讀到後麵那些訣別的話語,他還以為是看錯了,審視再三,又是千真萬確,這些話對他來說又無異於五雷轟頂,剛剛有些溫暖的心傾刻被炸成了碎片。他前思後想,很不明白鶯鶯為何心生二意。難道是姨母所通?還是得知自己科場失敗後,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思量再三,他終於認定了後者,因為這時他自己已自卑到了極點,又怎麼會不認為別人也是這樣看自己呢?真是世事難料,人心難測啊!一個對自己傾心相許的人,竟然轉眼之間又拋棄了自己,人間何處還有真情啊!遭受這等情感變故,簡直比科考落榜更重地給張君瑞的心以殘酷的打擊。從此,他一蹶不振,長時間地沉浸在悲傷絕望之中。一雙情投意合的戀人,就這樣因為彼此的誤會,活生生地自己拆散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