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昱

戎昱(約744~800),今湖北江陵人。少試進士不中,於是到荊南、湘、黔等地漫遊。後中進士。荊南節度使衛伯玉鎮荊南時,被辟為從事。後到湖南做幕僚,受到重用。

建中三年(782)到長安任侍禦史,第二年被貶為辰州刺史,之後又任虔州刺史。晚年,他在湖南零陵任職,流落桂州時去世。其詩的意境大多悲氣縱橫,以邊塞戎旅和秋思送別內容居多。多用鋪陳描寫的手法,語言清新。

移家①別湖上亭

【原文】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係離情。黃鶯久住渾②相識,欲別頻啼③四五聲。

【注釋】

①移家:搬家。

②渾:全。

③頻啼:連續地鳴叫。

【譯文】

春風吹拂,湖上亭景色美好,亭邊柳條、藤蔓迎風飄舞,好像滿懷著離愁別緒。住了這麼長時間,黃鶯也與我相熟了,在這離別時刻,連聲啼叫,扣人心弦。

【鑒賞】

該詩作於搬家時,表達了對故居的依戀之情。詩人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性化的特征,營造了一個童話般的氛圍,借它們表達了對故居深深的依戀之情。春風吹拂,景色宜人,詩人來和往日最喜愛的湖上亭辭別。亭邊的柳條、藤蔓隨風起舞,好像無數多情的手臂拉住衣襟,不讓詩人離去。住得時間久了,連枝頭的黃鶯也跟詩人成了老相識。在這分離的時刻,它們用不住的啼鳴來挽留詩人。此刻,陣陣鳴聲,濃濃別情,十分動人。

詩人對湖上亭的一草一木都有著深刻的感情,因此賦予詩中一切景物以生命。他把花鳥當做朋友,能和其憂喜與共,融為一體。所以,他才能在詩中寫出一種純真自然、詩意盎然的情境。

該詩非常講究用字。“係”字生動地描寫了詩人不忍離開的感情,不僅符合柳條、藤蔓修長的特征,而且契合春日裏和風拂柳的情形。“啼”字不僅指黃鶯的啼叫,也指詩人辭別時的悲傷啼哭。本詩言情寫景,摹狀傳神,頗具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