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巨源
楊巨源(約755~?),字景山,後改名巨濟,河中(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中進士,起初為河中節度使張弘靖的從事,由秘書郎擢太常博士,遷禮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後召回京城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執政請他做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
城東早春
【原文】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①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注釋】
①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建於秦代,漢武帝時加以擴充,為漢宮苑。詩中用來代指唐朝京城長安。
【譯文】
詩人最喜愛的清新美景正在早春,柳樹剛冒出新芽,葉子有綠有黃還不勻稱。如果等到長安繁花似錦、郊外遊人如織之時,景色豈不是毫無新鮮之感。
【鑒賞】
這首詩是描繪長安城早春景色的寫景詩。詩人曾在長安任職多年,曆任太常博士、禮部員外郎、國子司業等職,此詩當為在京任職期間所作。
首句直接描繪早春的景色,先說能夠入詩的景致應當是初春的景致。“清景”寫出了早春景色清新可人的特點。
第二句描繪了詩人所見的春色。柳樹剛剛長出的新芽是嫩黃的,顏色還不勻稱,此處觀察細致,摹色逼真,寫出了早春柳芽的情狀。
後兩句詩人以“若待”急轉,想象欣賞陽春濃麗景色的遊人之多,反襯此時清新的早春景色少人賞玩的境況。一個遊人如織,一個少人欣賞,表達了兩種誌趣的不同,對比鮮明,更加明確地表達了詩人對安靜、清淡、雅致的早春景色的喜愛之情。
詩人以簡潔明快的筆調,表達了自己對初春景色的喜愛,語言清新,富有一定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