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聯總結全詩,道出了“此情”,照應著第二句的“思華年”。詩人以兩句詩說明了幾番曲折,這幾番曲折是與“此情”緊緊聯係在一起的。“此情”究竟是何情,引人遐想。

這首詩恰當地使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詩意委婉,情思綿長,是一首上乘之作。

為有

【原文】

為有雲屏①無限嬌,鳳城②寒盡怕春宵。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③事早朝。

【注釋】

①雲屏:以雲母石飾製的屏風。

②鳳城:京城。

③衾:被子。

【譯文】

雲母屏風後麵的美人格外嬌柔,京城寒冬已過卻怕短暫春宵。無端地嫁了個做高官的丈夫,不戀溫暖香衾隻想去上早朝。

【鑒賞】

本詩表現了貴族少婦的閨怨。丈夫為朝事不得不撇下帳中春宵,這令年輕貌美的貴婦人悶悶不樂。“為有”,用第一句的頭兩個字作題目,與詩歌內容沒什麼關係,其實也是無題詩。

頭兩句烘托氛圍,點明題旨。第一句點出閨中少婦出身官宦之家。“雲屏”是華麗的屏風,在此代指深閨。第二句交代時間和地點,點明詩眼。寒意漸退,春意漸濃。長安城內初春之晨,窗外絲絲寒意,帷帳內溫暖舒適,正所謂“春宵一刻值千金”,然而一個“怕”,讓人意想不到,確定了這首詩的情感立足點。

後兩句讓貴婦直接吐露她心中的憂悶。“金龜婿”,唐三品以上官員佩金飾龜袋,在此代指夫婿的官職顯赫。後兩句用婦人的口吻埋怨自己與一位顯赫官員成婚,丈夫每日早早登朝,顧不得居室之中的春暖以及妻子的濃濃情意。這兩句詩用語平淡而表意深切,將貴婦人心底的閨怨表現得淋漓盡致。

本詩之意,同王昌齡《閨怨》中“悔教夫婿覓封侯”、李益《江南曲》“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可謂異曲同工。

樂遊原

【原文】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譯文】

傍晚時候心裏覺得煩悶,驅車來到樂遊原上觀賞。放眼眺望夕陽無限美好,可惜好景不長已近黃昏。

【鑒賞】

“樂遊原”,秦時屬宜春苑,西漢初命名為“樂遊苑”。因為“苑”、“原”諧音,遂傳為“樂遊原”。臨樂遊原,可眺望長安城。中晚唐之季,長安居民仍然喜歡到樂遊原遊樂,詩人才子亦來此吟詩作賦。

開篇兩句照應題目,交代了登樂遊原之時間與緣故。“向晚”說的是天快黑的時候,“意不適”是詩人的情感立足點。詩人心中抑鬱,為排遣愁懷而乘車遊原。“古原”即樂遊原。

後麵兩句為整首詩意義的關鍵所在。詩人來到樂遊原,放眼望去,錦繡山河一覽無餘,夕陽下的景色美不勝收,於是他縱聲長吟“夕陽無限好”,這是在表達對眼前大好河山的熱愛。最後一句借“隻是”一詞急轉直下,透出深沉的傷感。詩人的萬千感慨,都凝聚到了“隻是近黃昏”一句上。最後兩句口吻看似平常,實則包含著詩人複雜的思緒。他看透了唐王朝虛浮的外表,發現了其內部深重的危機。同時,這兩句詩亦可以理解為垂垂老者對往昔崢嶸歲月的無限懷戀,體現出“勸君惜取少年時”的意味。

末聯總結全詩,道出了“此情”,照應著第二句的“思華年”。詩人以兩句詩說明了幾番曲折,這幾番曲折是與“此情”緊緊聯係在一起的。“此情”究竟是何情,引人遐想。

這首詩恰當地使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詩意委婉,情思綿長,是一首上乘之作。

為有

【原文】

為有雲屏①無限嬌,鳳城②寒盡怕春宵。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③事早朝。

【注釋】

①雲屏:以雲母石飾製的屏風。

②鳳城:京城。

③衾:被子。

【譯文】

雲母屏風後麵的美人格外嬌柔,京城寒冬已過卻怕短暫春宵。無端地嫁了個做高官的丈夫,不戀溫暖香衾隻想去上早朝。

【鑒賞】

本詩表現了貴族少婦的閨怨。丈夫為朝事不得不撇下帳中春宵,這令年輕貌美的貴婦人悶悶不樂。“為有”,用第一句的頭兩個字作題目,與詩歌內容沒什麼關係,其實也是無題詩。

頭兩句烘托氛圍,點明題旨。第一句點出閨中少婦出身官宦之家。“雲屏”是華麗的屏風,在此代指深閨。第二句交代時間和地點,點明詩眼。寒意漸退,春意漸濃。長安城內初春之晨,窗外絲絲寒意,帷帳內溫暖舒適,正所謂“春宵一刻值千金”,然而一個“怕”,讓人意想不到,確定了這首詩的情感立足點。

後兩句讓貴婦直接吐露她心中的憂悶。“金龜婿”,唐三品以上官員佩金飾龜袋,在此代指夫婿的官職顯赫。後兩句用婦人的口吻埋怨自己與一位顯赫官員成婚,丈夫每日早早登朝,顧不得居室之中的春暖以及妻子的濃濃情意。這兩句詩用語平淡而表意深切,將貴婦人心底的閨怨表現得淋漓盡致。

本詩之意,同王昌齡《閨怨》中“悔教夫婿覓封侯”、李益《江南曲》“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可謂異曲同工。

樂遊原

【原文】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譯文】

傍晚時候心裏覺得煩悶,驅車來到樂遊原上觀賞。放眼眺望夕陽無限美好,可惜好景不長已近黃昏。

【鑒賞】

“樂遊原”,秦時屬宜春苑,西漢初命名為“樂遊苑”。因為“苑”、“原”諧音,遂傳為“樂遊原”。臨樂遊原,可眺望長安城。中晚唐之季,長安居民仍然喜歡到樂遊原遊樂,詩人才子亦來此吟詩作賦。

開篇兩句照應題目,交代了登樂遊原之時間與緣故。“向晚”說的是天快黑的時候,“意不適”是詩人的情感立足點。詩人心中抑鬱,為排遣愁懷而乘車遊原。“古原”即樂遊原。

後麵兩句為整首詩意義的關鍵所在。詩人來到樂遊原,放眼望去,錦繡山河一覽無餘,夕陽下的景色美不勝收,於是他縱聲長吟“夕陽無限好”,這是在表達對眼前大好河山的熱愛。最後一句借“隻是”一詞急轉直下,透出深沉的傷感。詩人的萬千感慨,都凝聚到了“隻是近黃昏”一句上。最後兩句口吻看似平常,實則包含著詩人複雜的思緒。他看透了唐王朝虛浮的外表,發現了其內部深重的危機。同時,這兩句詩亦可以理解為垂垂老者對往昔崢嶸歲月的無限懷戀,體現出“勸君惜取少年時”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