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將晚,客爭笑,問衰翁③:平生豪氣安在?走馬為誰雄?何似當筵④虎士⑤,揮手弦聲響處,雙雁落遙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雲中!

【注釋】

①九月望日:即紹興八年(1138)九月十五日。

②秋事:意為秋收。

③衰翁:詞人對自己的稱呼。

④當筵:酒席間,當場。

⑤虎士:猛士,這裏指嶽德。

【譯文】

寒霜降後,碧空如洗,清靜寥廓。西風漸緊,寒冬馬上就要來臨。寒風初起,聲音隱約可聽。午夜時分,強勁的西風鑽入到枝葉的深處,長時間鳴響。登上高城,俯瞰四周,關河千裏一片寂寥淒涼景,隻好與客人以酒消愁。破曉之時,鼓聲緊密,將士們在武場上縱馬飛奔,搭弓射箭。

人入暮年,客人笑談武藝,問這個病弱的老人(指詞人):“你一生的豪情壯誌都哪裏去了?曾經策馬奔馳為誰爭雄?如今哪能比得上酒筵上的武士(指嶽德)。他搭弓射箭,弦聲響處,便見有雙雁墮落。”老了真讓人羞愧,回望淪陷敵人手中的雲中郡感慨萬分!

【鑒賞】

此詞約作於織興八年(1138)詞人第二次知建康府時。當時金兵占領了北方的大片國土,南宋王朝隻剩下半壁河山。詞人雖心係北伐,但無奈年老體衰、再難擔當重任。此詞即詞人有感於“當筵虎士”的勇武而自歎身體衰老、難以殺敵報國的作品。

上片寫景。“霜降”四句分別從視覺、感覺、聽覺入手寫景。“靜”字點出霜降後天空一碧如洗、遼闊靜謐的特點;“促”字,寫西風漸緊,寒冬馬上就要來臨,秋事緊急;“入”字傳神地再現了隨風而起的寒聲,它鑽到枝葉深處,長久地鳴響,這既突出了西風的淩厲,又寫活了寒聲。“起瞰”三句寫回望所感。“寥落”一句寓情於景,隱含詞人對朝廷的不滿。“疊鼓”二句寫演武場上將士們縱馬馳射的激烈場景,動人心魄。

下片寫西園學習射箭的情景。“歲將晚”三句慨歎自己身體老邁,滿含悲戚。“平生”兩個問句是詞人因身體衰老不能建功立業而引發的歎惋。“何似”三句體現出詞人對嶽德的羨慕之情。結尾兩句慷慨雄壯,一方麵寫出詞人因老邁不能殺敵報國的慚愧心理,另一方麵又體現出詞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邁情懷。

這首詞筆力遒勁,格調剛健、沉鬱,是一首難得的豪放之作,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讀之令人熱血沸騰。

歲將晚,客爭笑,問衰翁③:平生豪氣安在?走馬為誰雄?何似當筵④虎士⑤,揮手弦聲響處,雙雁落遙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雲中!

【注釋】

①九月望日:即紹興八年(1138)九月十五日。

②秋事:意為秋收。

③衰翁:詞人對自己的稱呼。

④當筵:酒席間,當場。

⑤虎士:猛士,這裏指嶽德。

【譯文】

寒霜降後,碧空如洗,清靜寥廓。西風漸緊,寒冬馬上就要來臨。寒風初起,聲音隱約可聽。午夜時分,強勁的西風鑽入到枝葉的深處,長時間鳴響。登上高城,俯瞰四周,關河千裏一片寂寥淒涼景,隻好與客人以酒消愁。破曉之時,鼓聲緊密,將士們在武場上縱馬飛奔,搭弓射箭。

人入暮年,客人笑談武藝,問這個病弱的老人(指詞人):“你一生的豪情壯誌都哪裏去了?曾經策馬奔馳為誰爭雄?如今哪能比得上酒筵上的武士(指嶽德)。他搭弓射箭,弦聲響處,便見有雙雁墮落。”老了真讓人羞愧,回望淪陷敵人手中的雲中郡感慨萬分!

【鑒賞】

此詞約作於織興八年(1138)詞人第二次知建康府時。當時金兵占領了北方的大片國土,南宋王朝隻剩下半壁河山。詞人雖心係北伐,但無奈年老體衰、再難擔當重任。此詞即詞人有感於“當筵虎士”的勇武而自歎身體衰老、難以殺敵報國的作品。

上片寫景。“霜降”四句分別從視覺、感覺、聽覺入手寫景。“靜”字點出霜降後天空一碧如洗、遼闊靜謐的特點;“促”字,寫西風漸緊,寒冬馬上就要來臨,秋事緊急;“入”字傳神地再現了隨風而起的寒聲,它鑽到枝葉深處,長久地鳴響,這既突出了西風的淩厲,又寫活了寒聲。“起瞰”三句寫回望所感。“寥落”一句寓情於景,隱含詞人對朝廷的不滿。“疊鼓”二句寫演武場上將士們縱馬馳射的激烈場景,動人心魄。

下片寫西園學習射箭的情景。“歲將晚”三句慨歎自己身體老邁,滿含悲戚。“平生”兩個問句是詞人因身體衰老不能建功立業而引發的歎惋。“何似”三句體現出詞人對嶽德的羨慕之情。結尾兩句慷慨雄壯,一方麵寫出詞人因老邁不能殺敵報國的慚愧心理,另一方麵又體現出詞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邁情懷。

這首詞筆力遒勁,格調剛健、沉鬱,是一首難得的豪放之作,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讀之令人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