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湛

秦湛,生卒年不詳,字處度,祖籍高郵(今屬江蘇),秦觀的兒子。曾擔任常州通判等職。詞有《卜算子》一首傳世。

卜算子·春情

【原文】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極目天涯百尺樓,人在樓中否?

四和①嫋金鳧②,雙陸③思纖手。擬倩④東風浣此情,情更濃於酒。

【注釋】

①四和:即四合香。

②金鳧:銅香爐,鑄成鴨形。

③雙陸:一種棋,遊戲之用。

④倩:請。

【譯文】

春水蕩漾,波光瀲灩。因為春寒料峭,致使花枝蕭疏。登上高樓,極目天涯,佳人是否無恙?是否還在玉樓?

金鴨銅爐裏燃著四和香,纖纖玉手玩弄著雙陸。欲把此情交與東風洗,哪知洗過後情意更濃,濃過醇酒。

【鑒賞】

這首詞寫詞人春日裏對情人的思念,是秦湛僅有的一首傳世之作。

上片起首兩句寫水和花,詞人緊緊抓住景物的特點,勾勒出一幅春水蕩漾、波光瀲灩,春寒料峭、花枝蕭疏的早春圖景。“春透”、“花枝瘦”化用黃庭堅“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時候”的句意。“透”、“明”二字寫春水之清。“瘦”字寫早春時節初上枝頭的花苞,欲開不開。這兩句的風格有別於當時盛行的纏綿、淒豔的詞風,營造出一種淩厲、峭拔的境界,在一定程度上開拓了詞境。三、四兩句直抒胸臆,一吐沉痛離情。“天涯”寫其遠;“百尺”寫其高。這四個字雖然質樸、直白,卻營造出一種惝怳迷離的氛圍。“人在樓中否?”以問句收尾,可見詞人對情人的深切思念。

下片接著寫對情人的思念,但所寫之景是虛的,是詞人的想象。結尾兩句是點睛之筆,妙喻連用:衣服如果髒了,可以洗,心中有了愁緒,也可以浣,如何浣?不用水而用風,可到頭來愁情不僅未被浣去,反又加濃,甚至濃過醇酒。一個比喻由兩個句子寫出,如水連波,一浪推一浪,層層遞進,而頂真手法的妙用,更是加強了情感的抒發。

本詞清靈雋永,伶俐可人,情景交融,獨具匠心,是宋詞詠春小令中難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