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清都:道教傳說中天帝居住的地方。
【譯文】
我是天帝居處管理山水的侍從,是天帝讓我疏狂而不受束縛。我有天帝給予的憑證,可以支使風雲雨露,也曾多次遞上留雲借月的奏章。
我埋首於詩書,陶醉於美酒,從來都看不起權貴王侯。我並不願意去雕欄玉砌的宮殿,還是栽種梅花,陶醉在洛陽城中吧。
【鑒賞】
這首詞是詞人年輕時所寫。他在詞中以山水郎自居,“斜插梅花,傲視侯王”,聯係詞人的身世我們可以看出其中的深意。《宋史·文苑傳》中這樣記載朱敦儒:“誌行高潔,雖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其實靖康年間,宋欽宗曾召他到京師做官,但是他固辭不受,原因是“麋鹿之性,自樂閑曠,爵祿非所願也”。這首詞作集中反映了他前半生的心態和襟懷。
上片總寫詞人的性情和心誌。開篇兩句點明主旨,言自己喜好山水,不慕名利,而且性格懶散,豪放不羈,不適合做官。“疏狂”二字是詞人心性的寫照。隨後兩句詳寫他的行為舉止,言天帝曾經派他“給雨”、“支風”、“留雲”、“借月”,暗喻自己昔日豪放、瀟灑的生活。
下片寫詞人的襟懷。開始三句寫自己埋首於詩書、陶醉於美酒、懶得看侯王一眼,這是寫詞人的人生態度。結尾兩句寫自己厭惡官場,隻圖自在逍遙。
這首詞清麗自然,首尾呼應,結構嚴謹,顯示了詞人深厚的藝術功力,在朱詞中不可多得。
②清都:道教傳說中天帝居住的地方。
【譯文】
我是天帝居處管理山水的侍從,是天帝讓我疏狂而不受束縛。我有天帝給予的憑證,可以支使風雲雨露,也曾多次遞上留雲借月的奏章。
我埋首於詩書,陶醉於美酒,從來都看不起權貴王侯。我並不願意去雕欄玉砌的宮殿,還是栽種梅花,陶醉在洛陽城中吧。
【鑒賞】
這首詞是詞人年輕時所寫。他在詞中以山水郎自居,“斜插梅花,傲視侯王”,聯係詞人的身世我們可以看出其中的深意。《宋史·文苑傳》中這樣記載朱敦儒:“誌行高潔,雖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其實靖康年間,宋欽宗曾召他到京師做官,但是他固辭不受,原因是“麋鹿之性,自樂閑曠,爵祿非所願也”。這首詞作集中反映了他前半生的心態和襟懷。
上片總寫詞人的性情和心誌。開篇兩句點明主旨,言自己喜好山水,不慕名利,而且性格懶散,豪放不羈,不適合做官。“疏狂”二字是詞人心性的寫照。隨後兩句詳寫他的行為舉止,言天帝曾經派他“給雨”、“支風”、“留雲”、“借月”,暗喻自己昔日豪放、瀟灑的生活。
下片寫詞人的襟懷。開始三句寫自己埋首於詩書、陶醉於美酒、懶得看侯王一眼,這是寫詞人的人生態度。結尾兩句寫自己厭惡官場,隻圖自在逍遙。
這首詞清麗自然,首尾呼應,結構嚴謹,顯示了詞人深厚的藝術功力,在朱詞中不可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