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

這首詞作於紹興二十六年(1156)重九前夕,當時詞人剛剛送別妻子和孩子。

上片寫別後的情景。起首兩句,是詞人登樓所見。“送歸雲去雁”,以雁喻人,暗示自己和妻子分別。詞人望斷江天,所見唯有滿目淒涼秋景。“正佩”三句,再現夫妻離別時的情景。“鸞鑒分收”一句,從南朝徐德言和妻子樂昌公主分別時破鏡各執一半的典故中化出,可見兩人依依不舍的別情,同時也暗示了不祥的結局。最後幾句,情景交融,遠行之路和疏煙遠村透露出詞人對愛妻和孩子深切的思念。他獨自垂淚,淚水落入溪中,被溪流帶走,情思深切,感人至深。

下片虛筆實寫,續訴不舍別情。起首五句,懸想分別以後,自己孤身一人的情景,哀傷無限,一方麵體現出平時妻子的賢惠、溫存,另一方麵以樂景寫哀情,以昔日相處之樂反襯今日孤獨之悲。自己孤單若此,妻子現在又如何呢?詞人筆意縱橫,隨即轉入對遠方妻子的設想,想必她也是終日鬱鬱,無所聊賴而隻能借酒消愁吧!可別情難舍,“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最後兩句,從古代的神話傳說中化出,寫詞人恨不得馬上飛到情人身邊,以慰相思之苦。這兩句,把夫妻二人的深情抒寫得蘊藉深沉,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

念奴嬌·過洞庭

【原文】

洞庭青草①,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裏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疏②襟袖冷,穩泛滄溟③空闊。盡吸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注釋】

①青草:指青草湖,是洞庭湖的一部分。

②短發蕭疏:頭發稀疏,不堪搔首。

③滄溟:本指海水,這裏指洞庭湖水浩渺。

【譯文】

連成一片的洞庭湖和青草湖,臨近中秋佳節,湖麵上竟無一絲風浪。三萬頃湖麵猶如碧玉明鏡,托著我的小船輕輕飄蕩。皎潔的月亮灑下銀輝,銀河與湖麵交相輝映,水天一色,裏外都澄澈透亮。我怡然自得,心領神會,這美妙之處難與你細說。

回想在嶺南任職期間,與我相伴的隻有孤獨月光,肝膽像冰雪一樣潔白清涼。如今我雖然短發稀疏襟袖冷,仍安穩泛舟在空闊湖麵上。汲盡西江水當美酒,斟起北鬥七星當酒杯,客人就是天地萬物萬象。叩擊船舷我對天長嘯,不知今夜是什麼時光。

【鑒賞】

這首詞是月明之夜詞人泛舟洞庭時所作,全詞情景交融,充分體現了詞人曆經政治風波後仍能寵辱不驚的曠達心胸。

上片寫景,意境清俊,非心胸曠達者不能寫出。起首“洞庭”三句,總寫洞庭之景,清疏淡遠,不著一絲人間煙火,營造出一種清淨、幽渺的氛圍,為全詞奠定了基調。隨後兩句,極言湖水之澄清、寬廣。而浩浩洞庭三萬頃,上麵隻有自己所乘的一葉扁舟,這是一種怎樣的意境啊!這兩句運筆巧妙,寫洞庭之大,非但沒有襯托出詞人自身之渺小,反而有自己一人囊括整個洞庭的意味,堪稱神來之筆。隨後三句,寫水天之明澈。結尾兩句,總攬一筆,極言洞庭景色之美,不可言傳。

下片抒情,盡顯詞人慷慨胸懷。“肝膽皆冰雪”,寫自己一身肝膽,這不僅僅是對詞人的描述,更是對古往今來所有英雄豪傑品性的概括。

至“盡吸西江”三句,情感的抒發達到極致,詞人豪情萬丈,要以自己為主,萬象為客,吸西江,斟北鬥,一醉淋漓。最後兩句,吟嘯之處,渾然忘我,似空穀回音,嫋嫋不絕。

這首詞繪景清疏,言情真切,營造出一種超塵脫俗、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宋詞地圖】

洞庭:即洞庭湖,位於今湖南省嶽陽市西南。其地景色優美,人文薈萃。範仲淹在《嶽陽樓記》中曾讚道:“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嶺表:也叫嶺海,即嶺南,指廣東和廣西。那裏北接五嶺,南臨南海,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