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卿

趙長卿,號仙源居士,南豐(在今江西境內)人,宋朝宗室。一生不願走仕途,而以把酒吟詠為樂,隨心隨性隨意,文辭精妙,常有清雅疏淡的韻致。現有《惜香樂府》傳世。

阮郎歸·客中見梅

【原文】

年年為客遍天涯,夢遲歸路賒①。無端星月浸窗紗,一枝寒影斜。

腸未斷,鬢先華,新來瘦轉加。角聲吹徹《小梅花》,夜長人憶家。

【注釋】

①賒:長,遠。

【譯文】

年年都為客,時時漂泊在天涯。回家的好夢總是姍姍來遲,夢中回鄉的路竟也那麼遙遠。在床上輾轉之間,忽然發現那浸透了月光的窗紗上,映出一枝梅花橫斜的姿影,顯得格外清冷、寂寥。

思鄉之情使人愁斷腸,即使斷未腸,但兩鬢早已花白,而人也逐漸消瘦下去了。角聲吹出《小梅花》,曲調悲涼;長夜漫漫,一個人長久地思念家鄉。

【鑒賞】

詞人身為宋朝宗室,在靖康之變後,由之前富貴奢華的上流階層,突然淪落為貧病交加、居無定所的社會最底層。這首抒懷詞便表達了詞人思念故鄉的不盡愁絲。

上片的“年年為客”極言在外漂泊時間的漫長,“遍天涯”則寫了漂泊空間的遼闊遙遠。“賒”字用得極妙,將詞人那種孤苦悲涼的境況完全概括了出來。當詞人感到興味索然時,連星月的柔光漫進窗紗這麼自然的景致,在詞人看來都是無端無由的,這恰與其流落他鄉的心境相吻合。“一枝寒影斜”一句點明主題,“寒”字則烘托出一種淒寒的氣氛。在星月之光的映襯下,一枝梅花的斜影更添了幾分寂寥與淒涼。

下片主要寫客居他鄉的苦楚。“腸未斷,鬢先華”寫詞人多年漂泊在外,心中淒苦不堪,鬢發已經花白,人也越來越消瘦了。詞人因不知顛沛流離的生活什麼時候才能終結,於是情不自禁地吹起了《小梅花》曲。詞人因漂泊而見“寒”梅,因“寒”梅而歎鬢華,又因“瘦轉加”的淒苦而吹起梅曲,最後則又歸於“夜長人憶家”,將詞人懷念過去富貴奢華的生活,感慨如今客居他鄉、漂泊無依的淒苦之情表露無遺。

這首詞使人通過清冷的寒梅,明晰地體味出詞人淪落他鄉的悲苦。全詞意境清幽,委婉含蓄,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