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首詞托物起興,借古喻今,感情沉鬱頓挫,將詞人自身際遇之悲和家國衰亡之痛融於一體,十分感人。
【宋詞地圖】
湖北:位於長江中遊的洞庭湖以北,故稱,簡稱鄂。這裏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屈原、李時珍、王昭君、孟浩然、聞一多等皆出自此地。
湖南:位於長江中遊的洞庭湖以南,故稱,又因湘江貫穿全境而簡稱湘。湖南曆史悠久,古時為苗人、越人和楚人的生活地區。
清平樂
檢校山園,書所見。
【原文】
連雲鬆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①肉,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
【注釋】
①社:指祭祀土地神的活動,《史記·陳丞相世家》:“裏中社,平為宰,分肉甚均。”可知逢到“社”日,就要分肉,所以有“分社肉”之說。
【譯文】
山園的鬆竹高大,和天上的白雲相連,萬事從現在開始知足。拄著拐杖看東家分社肉,釀在糟床上的白酒散發出淡淡酒香。
西風吹拂,果園裏的梨和棗已經快熟了,幾個頑童正在偷偷用長竿敲打。不要擔心有人把他們嚇跑,看園子的老人靜坐著四處閑望。
【鑒賞】
這是首鄉情詞,詞人運用白描手法,以口語化的語言描繪出簡單樸素的農村生活,刻畫了鮮明的人物形象。辛棄疾曾任江西安撫使,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十一月被改任為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但不久便因台臣王藺的彈劾而被免除了官職,隻得退隱上饒。閑居期間,他並未因被迫閑居而愁苦,反而因擺脫了官場紛擾而心生歡愉,創作了很多讚歎帶湖風光、描摹鄉村生活的詞作,本詞便是其中的一首。
上片主要寫詞人對閑居帶湖的滿足之情。“連雲鬆竹”是說山園中高大的鬆竹幾乎與天上的白雲相接,充滿褒賞讚美之意,讓人不由得聯想到林木蔥蘢、清幽恬靜的隱居環境。“萬事從今足”則抒發了遠離塵世喧囂、知足常樂的思想感情。以上兩句統領全篇,確定了全篇的基調。接下來兩句,則是對“萬事足”的進一步補充,從中可見溫馨美好的生活,以及詞人流露出的喜悅之情。
下片選取了一個情趣盎然的生活場景,使本詞的生活氣息變得更加濃鬱。“西風梨棗山園”,表明時間為秋天,透過累累碩果可以看出詞人對豐收的歡喜。“兒童偷把長竿”一句至詞的結尾具有很強的情節性,充滿繪畫的立體美和文章的情節美,從中可見詞人深厚的語言文字功力。
整首詞沒有綺麗的字句,未引用典故,也未經雕飾,一字一句都像家常白話般簡單樸素,但塑造出的主人公形象卻十分生動傳神,值得人們認真品味和借鑒。
阮郎歸·耒陽道中為張處父①推官②賦
【原文】
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雲。鷓鴣聲裏數家村,瀟湘逢故人。
整首詞托物起興,借古喻今,感情沉鬱頓挫,將詞人自身際遇之悲和家國衰亡之痛融於一體,十分感人。
【宋詞地圖】
湖北:位於長江中遊的洞庭湖以北,故稱,簡稱鄂。這裏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屈原、李時珍、王昭君、孟浩然、聞一多等皆出自此地。
湖南:位於長江中遊的洞庭湖以南,故稱,又因湘江貫穿全境而簡稱湘。湖南曆史悠久,古時為苗人、越人和楚人的生活地區。
清平樂
檢校山園,書所見。
【原文】
連雲鬆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①肉,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
【注釋】
①社:指祭祀土地神的活動,《史記·陳丞相世家》:“裏中社,平為宰,分肉甚均。”可知逢到“社”日,就要分肉,所以有“分社肉”之說。
【譯文】
山園的鬆竹高大,和天上的白雲相連,萬事從現在開始知足。拄著拐杖看東家分社肉,釀在糟床上的白酒散發出淡淡酒香。
西風吹拂,果園裏的梨和棗已經快熟了,幾個頑童正在偷偷用長竿敲打。不要擔心有人把他們嚇跑,看園子的老人靜坐著四處閑望。
【鑒賞】
這是首鄉情詞,詞人運用白描手法,以口語化的語言描繪出簡單樸素的農村生活,刻畫了鮮明的人物形象。辛棄疾曾任江西安撫使,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十一月被改任為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但不久便因台臣王藺的彈劾而被免除了官職,隻得退隱上饒。閑居期間,他並未因被迫閑居而愁苦,反而因擺脫了官場紛擾而心生歡愉,創作了很多讚歎帶湖風光、描摹鄉村生活的詞作,本詞便是其中的一首。
上片主要寫詞人對閑居帶湖的滿足之情。“連雲鬆竹”是說山園中高大的鬆竹幾乎與天上的白雲相接,充滿褒賞讚美之意,讓人不由得聯想到林木蔥蘢、清幽恬靜的隱居環境。“萬事從今足”則抒發了遠離塵世喧囂、知足常樂的思想感情。以上兩句統領全篇,確定了全篇的基調。接下來兩句,則是對“萬事足”的進一步補充,從中可見溫馨美好的生活,以及詞人流露出的喜悅之情。
下片選取了一個情趣盎然的生活場景,使本詞的生活氣息變得更加濃鬱。“西風梨棗山園”,表明時間為秋天,透過累累碩果可以看出詞人對豐收的歡喜。“兒童偷把長竿”一句至詞的結尾具有很強的情節性,充滿繪畫的立體美和文章的情節美,從中可見詞人深厚的語言文字功力。
整首詞沒有綺麗的字句,未引用典故,也未經雕飾,一字一句都像家常白話般簡單樸素,但塑造出的主人公形象卻十分生動傳神,值得人們認真品味和借鑒。
阮郎歸·耒陽道中為張處父①推官②賦
【原文】
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雲。鷓鴣聲裏數家村,瀟湘逢故人。
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③多誤身。
【注釋】
①張處父:生平不詳,為詞人好友。
②推官:是州郡的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