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715—770),江陵(今湖北江陵)人,祖籍南陽(今河南南陽)。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年)進士,曾經兩次在西北邊塞充任幕僚。安史之亂後,曆任虢州長史、嘉州刺史等職。他是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詩人。有《岑嘉州集》十卷。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1]
【導讀】
人們常說,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唐代詩人岑參的邊塞詩創作正體現了這一規律。多年的軍旅生活,豐富的經曆體驗,造就了岑參這樣一位邊塞詩人,詩中那些對邊塞風光、邊地生活和軍旅生涯的描寫,也因為有了現實基礎而顯得格外鮮活真切。
邊地苦寒,氣候惡劣,但也有許多壯麗奇偉的景色,《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首詩就描寫了塞外八月飛雪的美景,同時也抒發了作者送別友人的深情厚誼。“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眼前翻飛的雪花與作者心中故鄉盛開的梨花融為一體,表現出一種複雜的情懷。詩人使用了誇張、比喻等浪漫主義的表達方式,創造出奇中有麗的美好意境。全詩有多處對雪景的描寫,景色與感情相互烘托,具有慷慨悲涼又雄壯昂然的氣氛,是盛唐邊塞詩中不可多得的優秀之作。
北風卷地白草折[2],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3],狐裘不暖錦衾薄[4]。將軍角弓不得控[5],都護鐵衣冷難著[6]。瀚海闌幹百丈冰[7],愁雲慘淡萬裏凝[8]。中軍置酒飲歸客[9],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10],風掣紅旗凍不翻[11]。輪台東門送君去[12],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注釋】
[1]此詩作於作者赴安西北庭節度使幕就任判官之時,武判官當為離任的前判官。
[2]白草:一種生長在西域的草。秋冬變白,枯而不萎。折:斷。
[3]散入:雪花飄入簾內。珠簾:用珠子穿綴而成的門簾。羅幕:用綾羅織成的簾幕。
[4]狐裘:狐皮製成的襖。錦衾:錦緞製成的被子。
[5]角弓:用獸角裝飾的弓。控:引,拉。
[6]都護:邊關的長官,唐代邊關設立六都護。著:穿。
[7]瀚海:沙漠。闌幹:縱橫的樣子。百丈:極言冰雪之厚。
[8]慘淡:晦暗。
[9]中軍:古代軍隊分置三軍,為左、中、右,中軍為主帥親統的軍隊,詩中借指主帥的大營。
[10]轅門:軍營的正門。
[11]掣(chè):拉、牽引。翻:翻卷,飄揚。
[12]輪台:唐代西北的邊關。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