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柳宗元(1 / 1)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人,世稱柳河東。唐德宗貞元九年(793年)進士,曾曆任秘書省校書郎、集賢殿正字、藍田尉監察禦史等職。曾積極參加永貞革新,革新失敗後被貶官永州司馬,後改任柳州刺史,卒於任所。有《柳河東集》。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導讀】

柳宗元的多數詩歌都作於被貶謫之後,著重吟歎自己不幸的政治遭遇,抒寫抑鬱悲憤的貶謫之感和思鄉之情,風格幽峭峻鬱,自成一路。《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這首詩是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時所作,詩歌借景抒情,描繪了在柳州城樓上登高望遠所見到的蕭瑟淒涼的景象,表達了自己遭受迫害的悲憤和對同貶戰友的懷念。詩中的景物描寫富有象征意味,曲折表達了對朝廷舊勢力的譴責。全詩構思精密深邃,情調卻比較低沉哀婉,反映了作者當時痛苦的心情。柳宗元年命不永,的確與其倔強孤傲的性格有關。

城上高樓接大荒[1],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亂颭芙蓉水[2],密雨斜侵薜荔牆[3]。嶺樹重遮千裏目[4],江流曲似九回腸[5]。共來百越文身地[6],猶自音書滯一鄉[7]。

【注釋】

[1]接:連接。一說,看到,目接。大荒:泛指荒僻的邊遠地區。

[2]驚風:驟然刮起的強風。颭(zhǎn):吹動。

[3]薜(bì)荔:一種蔓生香草。

[4]重遮:層層遮掩。千裏目:指遠望的視線。

[5]江:指柳江。發源於貴州省榕江縣,東南流經廣西,入紅水江。九回腸:指糾結的愁思。

[6]百越:即百粵,泛指南方少數民族。文身:在身上刺上花紋,少數民族的一種習俗。

[7]滯: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