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散文——袁宏道(1 / 1)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號石公,公安(今湖北省公安縣)人。明神宗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官至吏部郎中。與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稱“三袁”。袁宏道是“公安派”代表人物,主張文學作品應“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反對擬古蹈襲。其詩文多寫閑情逸致,真率自然。有《袁中郎全集》。

滿井遊記[1]

【導讀】

《滿井遊記》寫於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時作者任順天府學教官。前人說袁宏道“所敘佳山水,並其喜怒動靜之性,無不描畫如生。譬之寫照,他人貌皮膚,君貌神情”(明江盈科《解脫集序》)。這段評價正好可以用來形容此文的特點。文章寫早春時節風光明媚的景象,各種風物被描繪得富有靈氣和生機,例如說“山巒為晴雪所洗”的樣子,像美麗的女子洗完臉正在梳妝,又說鳥和魚“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這都很好地表現出了景物的“神”。文章筆致非常精巧、輕靈,帶給人清新淡雅的美感。

燕地寒[2],花朝節後[3],餘寒猶厲。凍風時作[4],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5],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6],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7]。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8],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於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9],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麵[10]而髻鬟之始掠也[11]。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12]。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13],而歌者[14],紅裝而蹇者[15],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16],呷浪之鱗[17],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18],

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能不以遊墮事[19],而瀟然於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20]。而此地適與餘近,餘之遊將自此始,惡能無記?乙亥之二

月也[21]。

【注釋】

[1]滿井:北京東北郊的一口古井,以泉水噴湧、四時不竭聞名。

[2]燕地:指今河北省北部,古屬燕國。

[3]花朝節:舊俗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百花生日,稱花朝節。

[4]凍風:寒風。

[5]局促:拘束於。

[6]東直:即東直門,北京市的城門之一。

[7]鵠(hú):天鵝。

[8]鱗浪:水紋如魚鱗的細浪。

[9]如拭:如同剛剛擦拭過一樣。

[10]倩女:美女。(huì)麵:洗臉。

[11]掠:梳理。

[12]淺鬣(liè):指短短的麥苗。鬣,須,此處指濃密如須的麥苗。

[13]泉而茗者:用泉水煮茶的人。

[14](léi)而歌者:飲酒唱歌的人。,盛酒的器具,此為動詞,飲酒。

[15]紅裝:指年輕女子。蹇:驢,這裏用作動詞,指騎驢。

[16]曝(pù)沙之鳥:水邊沙灘上曬太陽的鳥。

[17]呷:吸而飲。鱗:指魚。

[18]毛羽鱗鬣:指代飛禽和魚類。

[19]墮事:耽誤事務。

[20]此官:指當時作者的職務,即順天府學教官。

[21]乙亥:即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