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讓員工敲希望的鍾(1 / 2)

管理者要給員工營造積極的工作環境,開發員工積極的情感體驗,促使員工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肯定與發揮,幫助員工獲得工作的幸福感,與企業建立一種積極的精神契約。

(1)讓員工懷揣希望工作。

企業需要的是充滿希望的員工,而非“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得過且過的員工。企業目標是吸引員工的強磁場,管理者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不斷地向員工提出目標,激發力量,讓員工永遠充滿希望,使企業順利成長。

美國心理學家弗魯姆提出的“期望理論”認為,人們在預期自身行動將會有助於達到某個目標的情況下,才會被激發去行動以達到這個目標。即激發力量=目標效價×期望值。

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激勵實質上是選擇過程,促使人們去做某些事的心理將依賴於“目標效價”和“期望值”這兩個因素。必須將企業目標納入其中,使員工隻能在完成企業目標後才能達到個人目標。目標的設置必須是員工所迫切需要的,必須恰當。如果期望值與目標效價兩者之間有一個為零,則激勵作用也將消失。

確立目標是管理者的重要工作。一個明確而遠大的企業發展目標,就是一個誘餌,促使員工心甘情願地去敲希望的鍾,對企業、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中國石化的重要戰略之一就是不斷提出適合企業發展的目標,讓員工對未來充滿希望。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當前的戰略目標,是力爭再用10到15年時間,把中國石化發展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能源化工公司。明確的企業發展目標是調動員工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員工越了解公司目標,歸屬感越強,公司就越有向心力。目標確立之後,針對這個目標,有知識的人貢獻知識,有技能的人貢獻技能,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成就大業。正像中國石化廣告歌曲所唱的:“讓我們飛,一路夢相隨。Just in the way,不要再後退,有愛才完美。”無論麵臨何種境況,管理者都需要不斷地把戰略描述給員工,讓他們看到確定性因素中最可把握的東西,給他們以美好的希望。

(2)讓員工享受過程的快樂。

為什麼有的員工看到了希望,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升職加薪,卻依然不快樂呢?有一個很常見的誤解,就是把目標的實現等同於幸福。其實這隻是一種幸福的假象。很多時候,目標實現所獲得的幸福感是短暫的,關鍵是如何保持一種持續的幸福感。目標賦予生命一種意義,一種選擇,而不是簡單的實現與否。除了實現目標,包括朝目標邁進的每一刻都應該感受到幸福。我們應該享受到人生的每一個旅程,而不是目標實現的那一刻。

作為管理者,首先要幫助員工多用自己的主觀幸福感來度量工作和生活的價值,減少期待外界所定義的成功。要培養員工積極的工作態度和人生態度,促使他們熱愛自己,熱愛企業,熱愛工作,熱愛生活。

其次要幫助員工悅納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員工隻要正確發現自己的優勢和熱情,傾聽自己內心的需求,就會明白自己工作的意義,對工作產生積極的情緒。這樣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一方麵會提升企業的創新精神,增添企業活力,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麵,可以幫助員工更深刻地體驗積極情感,不僅可以拓延思想與行為,而且對情感體驗本身也有一種拓延的功能。據賽裏格曼對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篩選出的1100名觀察對象長達5年的追蹤後發現:具有積極情緒的經紀人,業績比消極情緒的人高出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