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當然是真正的強者,盡管他的國家眼下還很窮。
沃克在視察過前線後,對他的統帥說,這可能是一場“身敗名裂”的戰爭,那時他多少有點聳人聽聞的意思,未必真的這樣以為。一踏上朝鮮的土地,他發覺那預言是可怕的魔術附身才可能說出來的。僅僅幾天時間,他的第八集團軍就頂不住了,一退再退,很快就退到了洛東江以東。他不得不讓自己的傲氣暫時為現實所代替,他向東京求援了,這是8月2日。沃克與麥克阿瑟通電話時報告:“我們已被壓縮到洛東江以東狹小地區。”
麥克阿瑟的聲音傳來:“頂住,拿出你第八集團軍的威風來。”
沃克說:“我希望將軍拯救第八集團軍,你有能力向總統施加壓力。我們的兵力不足!”
麥克阿瑟沒有責難沃克,甚至連一句重話都沒說。他深知,沃克不是輕浮之輩,他是知恥而後勇者,響鼓不用重錘。麥克阿瑟沒有想到他一個集團軍會陷進泥潭,怎麼辦?隻能大打,甚至傾舉國之兵。他用安慰的口氣在電話裏說:“別急,那我就再向華盛頓咆哮一回!”麥克阿瑟沒有誇大其詞的成分,他放下電話就把他的“咆哮”傾灑在電報密碼中,發向了大洋彼岸的茫茫太空。
艾奇遜接到麥克阿瑟的特急電報,決定照轉總統。他拿了那份電報,放在總統的桌上。
杜魯門沒看電報,卻看了一眼艾奇遜:“看來這是一封不祥的電報。”
艾奇遜反問:“何以見得?”
杜魯門說:“從你臉上的表情中看出來的。”
艾奇遜說:“我隻是個本色演員。看看吧,我們那位五星上將又獅子大開口了。”
杜魯門搖搖頭:“你去處理吧。”
“這可越權了。”艾奇遜說著拿起電報,“我來念給總統聽。”他念道,“總統先生,我們碰上了不願碰上的事,我們的對手,可以和上次大戰中任何時期的優秀軍隊相媲美。”
杜魯門說:“誇大其詞,為了逃避他的指揮失誤。二十四師不行,第八集團軍也不行嗎?”當過炮兵上尉的杜魯門曆來不相信將軍,這是他的名言。
艾奇遜接著念下去:“……按部就班——讓這一概念見鬼去吧,抓住太平洋中的每一條船,把大量兵力、物資運到遠東來。”
杜魯門對戛然而止的艾奇遜問:“怎麼不念了?唔,下麵是難聽的話了,我沒說錯吧?”
艾奇遜說:“總統還是很了解他的。”
杜魯門說:“如果麥克阿瑟當總統,他會把美國所有的男人都編練起來,投到前線去。”
艾奇遜說:“他要增兵,怎麼答複?”
杜魯門說:“先不正麵答複他。我很猶豫。”
艾奇遜問:“你仍然懷疑斯大林在玩魔術嗎?”
杜魯門說:“不然,你無法解釋蘇聯的冷靜。金日成在朝鮮發難,很可能是斯大林聲東擊西的一招,意圖在於把我們的軍隊全吸引到遠東,他借機攫取歐洲。那我們就上當了。”
艾奇遜說:“如果同俄國全麵開戰,歐洲將首當其衝,其次才是太平洋地區。盡管如此,總不能對麥克阿瑟置之不理吧?”
杜魯門說:“好像對第七艦隊封鎖台灣,他麥克阿瑟也發表了不同見解?”
艾奇遜說:“他認為我們的國策失誤。封鎖隻該是針對中國大陸的,我們加了一條阻止蔣介石反攻大陸,麥克阿瑟認為這丟掉和束縛了我們的朋友。不能小看這種輿論,國會中就有好多議員持這種觀點。”
杜魯門說:“你叫軍方警告麥克阿瑟,他不是總統,叫他少放屁!”他終於也“咆哮”了,此時他肯定想起了麥克阿瑟對他的種種不恭。當年杜魯門任命麥克阿瑟而沒有任命尼米茲為遠東總司令時,麥克阿瑟拍來了感謝電,但僅這一次。杜魯門萬萬沒有想到,在這風雲變幻無常的時候,麥克阿瑟卻要去訪問台灣。這也同樣令蔣介石深感意外。杜魯門事實上在1949年就拋棄了他,否則他不會這樣慘。此事宋美齡歸咎於蔣介石支持過杜魯門的競選對手,而蔣介石認為杜魯門是個不講信義的偽君子,他像討厭當年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將軍一樣討厭杜魯門。但現在手握重兵威震東亞的麥克阿瑟突然要訪問台灣,不能不讓蔣介石感激涕零,他在猜測:是不是杜魯門政府的外交政策發生了變化呢?如果是,必然是以朝鮮戰爭為轉折點。
蔣介石在與蔣經國、陳立夫、陳誠等人緊急磋商後,又把夫人宋美齡請進了總統府。宋美齡走進來說:“達令,你在辦公室裏召見我,可是第一次呀。”
蔣介石笑笑:“這是公事,公私分明才能公正廉明嘛,你坐!”
宋美齡坐下。
蔣介石說:“明天,麥克阿瑟將要來我們這兒訪問。”
宋美齡大喜過望:“這可是意外的事!”
蔣介石說:“美國不會拋棄我們,我早說過。麥克阿瑟不是稱台灣為不沉的航空母艦嗎?”
宋美齡說:“杜魯門這人很討厭,如果不是他釜底抽薪,我們怎麼會到這小島上來吹清風?”
蔣介石說:“閑話休要去說了。你是‘美國通’,麥克阿瑟來訪,你去唱主角。”
宋美齡說:“這自然,隻是這位脾氣大得很的麥克,我連一麵之交也沒有。”
蔣介石說:“當年你去遊說美國國會,爭取美援,你又認識幾個人?道不同,不相與謀,以同道而求同謀,就是了。”蔣介石喜氣洋洋,他的部下們也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中。
7月30日,天氣不好,風大雲厚,像要刮台風的樣子。蔣介石和他的要員們提前兩個多小時就趕到了中正機場等候麥克阿瑟的光臨。蔣介石、宋美齡及國民黨元老政要們或坐或立,臉上都現出焦灼的神色。麥克阿瑟的飛機延誤了。窗外風聲嘶吼,大團烏雲在天際奔突。
宋美齡叫過侍從官:“去問問塔台,已經延遲一個多小時了,怎麼還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