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社會化購物網站的契機(1 / 2)

2011年4月18日,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斥資3億美元收購了一家名為Kosmix的社會化媒體創業公司。後者是一家基於社交網絡的話題性內容組織平台。“這家4000億美元銷售額的企業,花3億美元收購社會化媒體創業公司,合乎未來發展的商業潮流。”美國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評論道。

要知道沃爾瑪曾經在Social Commerce這條路上走得跌跌撞撞。幾年前沃爾瑪跟隨可口可樂、蘋果等企業的腳步在Facebook上開辟了品牌專區,卻遭到了不少消費者的打擊,他們紛湧而至在其主頁上留言,譴責它以低價的“暴政”對周遭商業形成衝擊。沃爾瑪不得已一度關閉了Facebook上的主頁。

然而沃爾瑪對社會化購物卻癡心不改。為什麼要收購Kosmix?它對沃爾瑪賣東西有什麼幫助?

有兩個重要原因。首先是Kosmix的創始團隊來自於名為Junglee的比價購物搜索引擎(後來被亞馬遜收購)。並購後的Kosmix將成為沃爾瑪實驗室的業務基礎,用以嚐試在線消費行為記錄和社會化購物的經驗。更重要的原因是,社交網絡電子商務時代即將到來。目前美國的電子商務網站上,來自社交網絡的流量增長非常快。有美國媒體報道:Facebook是網絡零售商的重要流量來源,2010年10月,Facebook為亞馬遜帶來的推介流量同比增長328%,穀歌則下滑了2%;Facebook給eBay帶來的推介流量增長81%,穀歌下滑3%。

作為全美傳統百貨在線零售第一的網站,沃爾瑪在線深知“流量就是金錢”的道理。在人人都在談論社會化購物的時候,沃爾瑪正在布局未來。

另一個在線零售巨頭亞馬遜也將眼光放到了Facebook上,盡管還隻是在Facebook上做嚐試,已經有令人欣喜的結果,一是朋友間的推薦令亞馬遜的購物轉換率更高,二是通過社交圖譜來引發更多的購買需求。短期來看,亞馬遜將從社交網絡上獲得更高的收入;但是從長期來看,亞馬遜和Facebook的業務整合意味著,今後人們購物的方式將會產生變化,大家將越來越多地在社交網絡上決定買什麼東西。

這種趨勢也正在中國顯現出來。2010年底至今,電子商務行情看漲,不少網站融到巨資,隨之而來的是產業鏈相關環節的漲價。

現在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2010年12月底,一家電子商務網站以205萬元/月的價格拍下了導航網站hao123首頁首屏的一個顯著位置,其平常的價格是50萬~80萬元/月。“很多導航網站都在漲價,從通常的每月20多萬元漲到70萬~80萬元不等。”樂淘網副總裁陳虎說,導航網站們以往都是按年來簽合同,可是2011年都按月簽了,就是為了隨時根據行情漲價。

電子商務企業通常營銷推廣的路徑包括了搜索引擎、門戶網站的品牌推廣以及按效果付費的聯盟、導航網站等。一方麵是流量成本越來越高,另一方麵,卻是投放廣告帶來的ROI卻越來越低。B2C們都在尋找新的路徑。

新浪微博是一個戰略重地。那些對社會化媒體很敏銳的淘品牌、傳統品牌、電子商務網站,也在新浪微博上進行營銷和推廣。2011年4月份在北京舉辦的2011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新浪CEO曹國偉認為,未來網絡將朝著“SOLOMO”方向發展,即Social(社會化)、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動)。而微博則有6大商業模式:互動精準廣告、社交遊戲、實時搜索、無線增值服務、電子商務平台、數字內容收費。看來,電子商務與社會化網絡媒體的對接已經是必然的趨勢了。

和美國Facebook一家獨大的社交網絡格局不同,中國的SNS和網絡社區的市場格局呈現出分散和垂直化的特征。不僅僅是微博、開心網、人人網、豆瓣、天涯都有各自的用戶群體,一些區域化的網站——比如杭州19樓也在區域的市場裏做得風生水起。對於電子商務網站來說,這是一塊還未完全開發、具有無窮想象空間的購物入口。

電子商務巨頭們也在緊盯著這個領域,淘寶今年宣布要全網SNS化,凡客誠品也推出了購物分享社區“凡客達人”;更多的社會化購物創業公司也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LC風格網、蘑菇街、美麗說、Kidulty等網站,盡管各有特色,它們的目的卻不約而同:幫助人們最有效率地買到想要的商品。

這是個新興的領域——即便在全球範圍內,都沒有一個非常成功的社會化購物網站。它們的規模都還不大,要麼是社交網絡上嫁接在線購物,要麼是電子商務網站延伸SNS的功能,在Social Commerce這個舶來詞彙中,對於Social的定義,無論是叫它社交網絡也好,還是社會化媒體也好,社交的屬性是關鍵,它意味著無論是強關係還是弱關係,分享和推薦機製壓縮了信息的供應鏈,它讓優質商品的信息通過朋友或者粉絲對意見領袖的信任,快速地傳遞到消費者那裏,達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