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掌握市場新信息,隨機應變買土豆(3)(2 / 2)

那麼,如何凸顯自己工作潛能呢?要想在工作中凸顯自己的潛能,要想工作變得積極而有意義,一個最簡單而有效的辦法就是勇於向高難度的工作挑戰,這是讓自己人生價值最大化的一個快捷途徑。

人的潛能總是在身處絕境中才能完全地展露出來,而平時我們卻會抱怨自己“怎麼努力也做不到”。有些時候,我們需要一種危機,來激發我們自身的潛能,喚醒我們內心深處被掩藏已久的人生激情,來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人的平庸,多數不是因為自身能力不夠,而是因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沒有激發自己的潛能。

在競爭中,如果做什麼事情隻會做“規定動作”,隻滿足於和別人做得一樣好,而不能突破自我、超越別人,爭創一流,做到極致的意念和行為,就難以在如林的強手中勝出,在激烈的角逐中奪魁。有目標、有誌氣的人勇於唱主角,敢於挑起重擔,絕對不會甘於度過平庸的生活。他們選擇起來奮鬥,勇敢為實現自我價值而競爭。雖然這樣做要比別人辛苦得多,但成就也會比別人大,最終在很多人當中脫穎而出,大放異彩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河北省廊坊市的“女強人”薑桂芝在接受記者采訪、談到自己的經曆時說:“我以前總覺得自己很平庸,在單位混口飯吃就滿足了。可一下崗,我才覺得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如果不是下崗,恐怕我就渾渾噩噩過一輩子了。”

44歲那年,薑桂芝下崗了,丈夫一年前也下了崗,兒子正在大學念書,她是家裏的頂梁柱,她不能倒下,所有的眼淚和痛苦都必須咽下,她要繼續支撐這個家。

她在街上擺了個小攤,賣早餐。她必須每天5點前起床,收拾收拾就去擺攤。她的膽子仿佛一下子變大了,對著街上來來往往的人高喊:“油條,新出鍋的油條啦!”“八寶粥,又衛生又營養的八寶粥啦!”有些時候,她還會編出些新詞,引得來往的行人不時地將目光投向她,生意自然很不錯。第一個月,她粗粗結算了一下,賺了2300多元錢,整整比下崗前的工資多1000多元錢,她顯得興奮異常。雖然比以前累了些,但她卻很高興,心裏豁亮了起來。

由於生意很好,她一個人確實忙不過來,就說服騎三輪拉客的丈夫跟她一塊兒出攤賣飯。丈夫爽快地答應了。夫妻倆同心協力,開始了新的人生旅程。他們從賣油條和粥開始,到租個門麵房賣餃子賣小吃,再到開麵食加工廠,8年時間,她從一位下崗女工成為有著800多萬資產的民營企業的廠長。還被當地政府評為“再就業明星”、“市三八紅旗手”。

許多的人,他們常常抱怨自己的潛能沒有被挖掘出來,自己沒有機會施展才華。他們甚至也都知道如何去施展才華和挖掘潛能,隻不過不敢去做罷了。思想隻是一種潛在的力量,是有待開發的寶藏,而隻有選擇去做才是開啟力量和財富之門的鑰匙。

讓自己進步的方法很多,“每天做點困難的事”,就是“逼”自己進步的辦法之一。如果你是一位營銷人員,但是當眾演講又是你最發怵的事情,那你就每天“逼”自己對著鏡子練習講話;如果你是一位公關人員,但是你恰巧又是一個內向的人,那你就每天“逼”自己主動與業務夥伴聯係,或是打電話,或是發E-mail,或是相約見麵;如果你從中學時就討厭學外語,可是你又想獲得碩士學位,那就不得不硬著頭皮,每天“逼”自己練習聽力、複習語法,再一口氣做完一套模擬試題……

隻有不斷超越,才能在競爭中贏得更大的勝利。不管你現在的身份怎樣,也不管你現在的地位如何,隻要你不放棄自己的理想,不自暴自棄,也不怨天尤人,時時捕捉身邊的機會,不斷地努力充實、提高自己,就一定會脫穎而出,成為超越平庸的卓越者。

隻有敢於打破常規,才能有所作為

長期習慣於按“一定之規”考慮問題,很少進行創新思考,是人類心理活動的普遍現象。基於反複思考一類問題所形成的“一定之規”,對創新思考常常會起一種妨礙和束縛的作用。它會使人陷在舊的思維模式的無形框框中,難以進行新的探索和嚐試,因而也就難以產生新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