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人自以為地位太卑微,別人所有的種種成就,都是不屬於他的,都是他不配享有的。這種自卑自賤的觀念,往往成為不求上進、自甘墮落的主要原因。有了這種卑賤的心理後,當然就不會有上進的想法了。“布魯諾”們或許本來也可以做大事、立大業,但實際上卻整天做著小事,過著平庸的生活,原因就在於他們自暴自棄,沒有遠大的理想,不具有堅定的進取心,不願意追求卓越。
在工作中,有多少員工在渾渾噩噩地過日子呢?有多少人認為自己沒有什麼本事就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呢?人的平庸,多數不是因為自身能力不夠,而是因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沒有激發自己的潛能,在平淡機械的生活中埋沒了自己。
英國新聞界的風雲人物,倫敦《泰晤士報》的老板來斯樂輔爵士,在剛進入該報時,就不滿足於周薪九十英鎊的待遇。經過不懈的努力,當《每日郵報》已為他所擁有的時候,他又把取得《泰晤士報》作為自己的努力方向,最後他終於獵狩到他的目標。
來斯樂輔爵士一直看不起生平無大誌的人。他曾對一個工作剛滿三個月的助理編輯說:“你滿意你現在的職位嗎?你滿足你現在每周五十英鎊的周薪金嗎?”當那位職員答複已覺得滿意的時候,他馬上把他開除,並很失望地說:“你應了解,我不希望我的手下對每周五十英鎊的薪金就感到滿足,並為此放棄自己的追求。”
當今這個社會裏充滿了競爭,任何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想法都是危險落伍的。如果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你也許能溫飽幾頓,但你不可能提高你的生活質量,提升自己的能力。很遺憾地說,這種現狀是絕對不可能長久的,命運不會讓一個不思進取的人長久地過著舒坦的日子。
甘於平庸是最大的失敗。有些員工因為害怕受到挫折,就甘於平庸,不求進取,卻不知道甘於平庸實際上就是挫折,而且還是最可怕的挫折。“幸運總愛光臨勇敢拚搏的人。”其實,不甘於平庸,積極挑戰高目標,並不總會帶來失敗和挫折,相反,不甘於平庸常常是與收獲結伴而行的。既有成功的欲望,又有敢於成功的行動,這才是企業最為看重的好員工。
幾年以前的一個炎熱的日子,大衛·安德森正帶領著一群人在鐵路的路基上工作。這時,一列緩緩開來的火車使他們的工作被迫中斷。火車停了下來,最後一節車廂的窗戶打開了,一個低沉且友好的聲音響了起來:“大衛,是你嗎?”大衛·安德森回答說:“是我,吉姆,見到你真高興。”於是,大衛安德森和吉姆·墨菲——這條鐵路的總裁,進行了愉快的交談。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愉快交談之後,兩人熱情地握手道別。
大衛·安德森的下屬立刻圍住了他。他們對於他是墨菲鐵路總裁的朋友這一點感到非常震驚。大衛解釋說,二十多年以前他和吉姆·墨菲就是在同一天開始為這條鐵路工作的。其中一個人半認真半開玩笑地問大衛,為什麼他現在仍在驕陽下工作,而吉姆·墨菲卻成了總裁。大衛非常惆悵地說:“23年前我為一小時兩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卻是為這條鐵路而工作。”
不少人認為天才或成功是先天注定的。但是,世上被稱為天才的人,肯定比實際上成就天才事業的人要多得多。為什麼許多人一事無成,就是因為他們缺少雄心勃勃、排除萬難、邁向成功的動力,不敢為自己製定一個高遠的奮鬥目標。開始時心中就懷有一個高的目標,會讓你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工作方法,養成一種理性的判斷法則和工作習慣。如果一開始心中就懷有最終目標,就會呈現出與眾不同的眼界。有了一個高的奮鬥目標,你的人生也就成功了一半。
在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中,體力、智力、接受教育的程度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一個人夢想能力的大小。有史以來所有成功的案例都反複證明了一個道理,高瞻遠矚的夢想是神奇無比、無堅不摧的。你隻需調動你所有的潛能並加以運用,就能使自己步入精英的行列之中!
不斷學習,積累向高處進攻的優勢
人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不管你有多能幹,你曾經把工作完成得多麼出色,如果你一味地沉溺於對昔日表現的自滿當中,便會阻礙自己的成長。因為,現在的職場對於缺乏學習意願的員工是很無情的。一旦拒絕學習,就會迅速貶值,所謂“不進則退”。轉眼之間就被拋在後麵,被時代淘汰。
“華為”在招聘員工時,因為開始無法了解招聘對象,所以很看重文憑。但招聘結束後,在新員工進入企業第一天的大會上,就會告訴大家,文憑隻代表你的過去。進了企業後,文憑就失效了,大家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關鍵是看你後麵的學習能力、成長能力。
學校裏學的東西是十分有限的。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需要的相當多的知識與技能,完全要靠我們在實踐中邊學邊摸索。即使你學生時代並不顯眼,但步入社會後仍然勤勉踏實地自覺學習的話,往往都會有長足的進步。能繼續保持這種態度的人是隻有進步、沒有停頓的。工作每天都有新情況、新挑戰,你每天都要麵對新事物,學習與生活相伴,生活就是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