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用“體積密度法”查處某煤炭企業偷稅案(1 / 2)

案件來源及企業基本情況

武威市民勤縣某煤礦是2000年1月改製成立的獨立核算股份製煤炭采掘企業,主要從事煤炭生產和銷售,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2005年8月,民勤縣國稅局組織有關人員對其2004年度的稅款繳納情況進行了評估。根據評估數據分析,該企業2004年度有偷稅嫌疑,移交民勤縣國稅局稽查局檢查落實。

稅務稽查案例與分析

一、廣泛調查。掌握行業基本特點,尋找檢查突破口

稽查局在接到移交資料後,為了確保對該企業的稽查工作順利進行,做到檢查工作心中有數,在進入企業前,首先組織稽查人員對本地區的煤炭行業的產、供、銷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初步掌握了該行業的一些常規計算、核算方法和經營特點;其次組織稽查人員對該企業稅務登記、生產經營、財務核算及申報納稅等相關情況進行深入了解;三是討論製訂了切實可行的稽查實施方案和具體檢查方法,決定從賬麵分析著手,以“體積密度法”計算產量為突破口,統計銷量、盤點庫存,核實銷售收入。

二、認真檢查,深入分析,發現疑點

檢查組進入企業後,檢查財務賬證沒有發現問題,但通過對賬麵數據進行深入研究分析,發現:

1.該企業噸煤稅負明顯低於同行業平均稅負,稅負差異率為一12.56%。2004年1月至12月累計實現銷售收入807萬元,申報銷項稅額104.9萬元,購進貨物金額411.8萬元,進項稅額70萬元,抵扣運費進項稅額5.90萬元,實現應納增值稅額29萬元,期末無留抵。由於該煤礦煤質較差,煤炭熱卡較低,銷售渠道穩定單一,一般隻供應電廠使用,因此,價格比較穩定,2004-年企業煤炭平均銷售價格為109元飩(不含稅)。按照稅負對比分析法分析,該企業2004年賬麵反映煤炭總產量7.4萬噸,噸煤稅收負擔率為3.90元/噸,而同行業為4.46元/噸。

2.按照工資耗用法分析,企業賬麵產量明顯低於工資耗用法分析理論產量。同行業同等采掘條件的工人平均工資為每噸煤30元,該企業2004年度賬麵“應付工資”為235萬元,照此計算,該企業理論年產量約為78300噸,而賬麵年產量為74000噸,兩者相差約4300噸。

3.按照輔助材料消耗分析法分析,企業賬麵產量明顯低於輔助材料消耗法分析理論產量。生產1噸煤的火工(炸藥)消耗為1根雷管2公斤炸藥,平均計價2元。企業2004年火工(炸藥)消耗為15.80萬元,照此計算,該企業理論年產量應為79000噸,與賬麵產量相差5000噸。

從上述分析看,該企業有隱瞞產量,隱匿銷售收入的嫌疑。

三、舉證詢問,解惑釋疑

為了破解疑點,稽查人員決定對該企業相關人員進行詢問,並根據發現的疑點問題,擬定了詳細的詢問提綱。

1.詢問企業財務會計,了解企業有無銷售不入賬的問題。

2.詢問企業銷售經理,了解企業產品銷售渠道和銷售價格。

3.詢問生產工人,了解煤炭產量及噸煤生產成本。

通過詢問得知,企業稅負低於同行業稅負是因為煤質較差,價格較低造成,但對其他兩項疑點企業未能做出合理解釋,稽查人員決定進行實地調查。

四、實地調查,再次輔證,水落石出

針對企業賬麵產量明顯低於工資耗用法計算的理論產量和輔助材料消耗法計算的理論產量的疑點,稽查人員深入企業生產第一線,采用“體積密度法”對其申報產、銷情況進行實地調查。首先調閱了2004年度采掘施工圖,通過觀測施工圖紙,根據圖紙比例計算出煤層巷道的長度為600米、上寬為1.4米、下寬為1.9米、高為2米,煤層巷道的體積1980立方米。第一采掘工作麵的長度為160米、寬度為65米、高度為2.3米;第二采掘工作麵的長度為320米、寬度為60米、高度為2.2米,計算出兩個工作麵的體積分別為23920立方米、42240立方米,該礦煤炭采出率為85%,煤炭密度為1.35噸/立方米。

按照“體積密度法”計算:

采掘工作麵體積=煤層巷道體積+第一采掘麵體積+第二采掘麵體積=【(1.4+1.9)×2÷2×600+(65×160×2.3)+(320×60×2.2)】=68140(立方米)

檢查期產量=采掘工作麵體積×回采率×煤炭密度=68140*85%×1.35=78190(噸)

檢查期銷售收入=(期初庫存+檢查期產量一期末庫存)×檢查期煤炭的銷售價格=(0+78190—0)×109=852.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