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地泉穴(1 / 3)

繩索往下垂放共有百餘丈之長,長度比劉子風說的地穴深度略長一些,二人利用繩技打好結便從洞穴一側緩緩吊下深洞中。

這洞口最初隻有不到一丈寬廣,一路向下,空間越來越開闊,整個洞穴就像酒瓶一樣,而且隨著不斷深入,氣溫也在快速降低,冷冰冰得都有些凍骨頭。

四周從最開始的晦暗不明轉為幽暗,頭上也隻剩一輪明月似的光盤,以荊一飛的眼神這洞內隻要有些許光她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她倒也不覺得有什麼不適應。但對秦明而言,這樣的環境可就太糟糕了,初入穴內,身旁一丈之外基本上就什麼也看不清了,感覺整個人好像懸掛在幽深冰冷的海裏,四周空蕩蕩靜悄悄的什麼都沒有。

再往下十餘丈,四周漸漸出現一些微弱的光芒,光芒越來越近,漸漸幻化成兩個巨大的人形,看起來尤為壯觀,秦明叫道:“這下麵還有人?”

他的聲音原本不大,但是在密洞裏回音重疊,卻變得聲若震雷,轟鳴不止,荊一飛視力要好得多,看了一眼便道:“那不是人,是兩尊夜光石神像。”

再靠近一些,秦明終於看清了那確實是兩尊巨大的神像,一名身著獸紋盔甲、手持金吾、腰配寶劍,正是武將,另一名手拿玉圭、頭戴襆帽、一身長衫,顯然是文臣,一文一武兩尊石像高約兩丈有餘,雕刻得栩栩如生,隻是皆是頭朝下倒立於洞穴兩側的岩石上,看起來既奇異又威嚴。

神像泛出熒光綠,映照洞壁都是一片清幽,讓整個洞穴看起來更增添幾分寒瘮。到了此處,就連荊一飛的聲音都謹慎了一些:“想必這就是守護的神像了,過了神像應該就是劉大人說的倒懸高塔了。”

秦明抬頭望了望洞口,這口子已經小如茶盞了,他估摸自己已經下來了四十多丈,也就是說這下麵還有接近五十丈的高度,真不知道當年的劉伯溫是用什麼辦法開鑿了這麼深的一個地穴。

岩壁上的夜光石越來越多,星星點點的猶如一條奇異的隧道,近了看,才發現那是岩壁上雕琢鑲嵌的飛簷和塔壁,夜光石被磨成粉融入磚石和瓦片之中,依照六角玲瓏塔的形狀,雕砌在岩石中,一層一層,往下堆疊。從上往下看,就是一座內置的高塔倒插在地下,九層夜光瓦閃閃發光,每一層都雕刻了精美絕倫的石門、神像、石獅、大象、蝙蝠、蓮花、鬆枝、山花、蕉葉等,九層倒懸石塔,每一層都有斜著的石梁交替連接,不知道是用於通行還是加固。

秦明和荊一飛完全看呆了,二人怎麼也沒想到這地底下是如此壯觀的場景,這石塔的精美程度完全不遜色於天禧寺的琉璃塔,就算是建在平地上也算得上精品之作,更何況它還是以這麼奇異的方式倒懸在幽暗的地下。它就像一座美玉雕琢出來的巨型工藝品一樣,深埋地心,雄偉又孤獨。

繩索往下垂放共有百餘丈之長,長度比劉子風說的地穴深度略長一些,二人利用繩技打好結便從洞穴一側緩緩吊下深洞中。

這洞口最初隻有不到一丈寬廣,一路向下,空間越來越開闊,整個洞穴就像酒瓶一樣,而且隨著不斷深入,氣溫也在快速降低,冷冰冰得都有些凍骨頭。

四周從最開始的晦暗不明轉為幽暗,頭上也隻剩一輪明月似的光盤,以荊一飛的眼神這洞內隻要有些許光她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她倒也不覺得有什麼不適應。但對秦明而言,這樣的環境可就太糟糕了,初入穴內,身旁一丈之外基本上就什麼也看不清了,感覺整個人好像懸掛在幽深冰冷的海裏,四周空蕩蕩靜悄悄的什麼都沒有。

再往下十餘丈,四周漸漸出現一些微弱的光芒,光芒越來越近,漸漸幻化成兩個巨大的人形,看起來尤為壯觀,秦明叫道:“這下麵還有人?”

他的聲音原本不大,但是在密洞裏回音重疊,卻變得聲若震雷,轟鳴不止,荊一飛視力要好得多,看了一眼便道:“那不是人,是兩尊夜光石神像。”

再靠近一些,秦明終於看清了那確實是兩尊巨大的神像,一名身著獸紋盔甲、手持金吾、腰配寶劍,正是武將,另一名手拿玉圭、頭戴襆帽、一身長衫,顯然是文臣,一文一武兩尊石像高約兩丈有餘,雕刻得栩栩如生,隻是皆是頭朝下倒立於洞穴兩側的岩石上,看起來既奇異又威嚴。

神像泛出熒光綠,映照洞壁都是一片清幽,讓整個洞穴看起來更增添幾分寒瘮。到了此處,就連荊一飛的聲音都謹慎了一些:“想必這就是守護的神像了,過了神像應該就是劉大人說的倒懸高塔了。”

秦明抬頭望了望洞口,這口子已經小如茶盞了,他估摸自己已經下來了四十多丈,也就是說這下麵還有接近五十丈的高度,真不知道當年的劉伯溫是用什麼辦法開鑿了這麼深的一個地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