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3)

記得當時去DMV(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即車管所)交了二十幾美元的駕照申請費後,先進行了體檢,內容隻有視力測試一項,然後就預約了筆試交規的時間。而筆試的題目也很簡單,我隻翻了翻DMV的手冊就去考了,所考的問題基本上都是手冊上有的,看得出來,考試的目的其實就是要你了解一下交規而已,並無所謂的難題和怪題。筆試通過後我當場就拿到了一張駕車許可證,隻要隨身帶著這張許可證,就可以在一個擁有正式駕照的人的陪同下學開車了。在朋友的介紹下,我先找了個越南師傅來教我開車。我本以為第一次見麵他會向我傳授一些關於汽車的理論知識,比如告訴我什麼是發動機以及工作原理之類的東西,誰知道他連發動機在哪都沒對我說。他把車開過來後立即離座讓我坐在了方向盤後,告訴我怎麼踩刹車和油門,然後讓我發動汽車,叫我在居民區的道路上開始兜起了圈子。還沒兜幾圈,他就又指揮我轉上了車流不斷的大馬路,更可怕的是,開過幾個十字路口後,他就神不知鬼不覺地把我一下子帶上了南加州最為繁忙的5號高速公路上。

在5號猶如萬馬奔騰的車流中,他不停地讓我踩油門,迅速把車速從40多邁的提高到了65邁,在汽車的轟鳴聲中,可想而知我當時有多麼緊張,我緊緊抓住方向盤,覺得自己似乎命懸一線,最後,當我終於得到他的指令從5號上下來後,我發現自己身上的圓領衫都被汗濕透了。可就這樣開了幾次後,我居然也能像模像樣地開著車到處亂跑了。接下來,我又找朋友帶我在附近的停車場上練了一陣子,然後在另一個朋友的陪同下借了他的車就去路考了。路考的內容和筆試一樣也很簡單,除了在規定的道路上正常行車和切換車道外,可能最有技術含量的就是在路邊停車和倒車了。而這些“考點”都是公開的,我早就在朋友的指導下練習過多次,所以自感完成的還不錯。但遺憾的是,因為在一個路口的“STOP”標誌下沒停死,回停車場的時候又往對麵的車道衝了一下,所以沒能通過。我隨即就約了第二次路考。一個多星期後,我又考了一次,這次順利地過了關,而且當場我就拿到了臨時駕照。又過了一個多星期,正式的駕照就寄到了我手裏。

我之所以現在要不厭其煩地把在加州考駕照的過程寫出來,隻是想通過親身經曆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在美國獲得駕照是件很簡單的事,隻要有合法的身份(現在不合法也沒事了),到了法定年齡,身體健康,通過DMV的考試即可拿到駕照。雖然美國也有駕駛學校供人學習駕駛技術,但是否到駕校學習駕技則是自願的,DMV並未強製規定大家一定要在駕校學習後才有資格去考駕照。人們更多的是通過家人,朋友和私人教練學習駕技,然後再去DMV考試。至於那些非法移民,不說別的,就是為了省一筆錢,他們也無論如何是不會去駕校學開車的。而這一點明顯是與目前中國申請駕照必須要經過車管所認可的駕校的培訓的程序是不同的。從表麵上看,兩者隻是管理方式的不同,但其所隱含的東西卻並不止於此,甚至也還不僅僅是中國的駕校和車管所之間形成了某種利益鏈條這麼簡單,這裏麵還有兩個國家對知識的獲得與政府權力之間的關係的處理問題。

記得當時去DMV(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即車管所)交了二十幾美元的駕照申請費後,先進行了體檢,內容隻有視力測試一項,然後就預約了筆試交規的時間。而筆試的題目也很簡單,我隻翻了翻DMV的手冊就去考了,所考的問題基本上都是手冊上有的,看得出來,考試的目的其實就是要你了解一下交規而已,並無所謂的難題和怪題。筆試通過後我當場就拿到了一張駕車許可證,隻要隨身帶著這張許可證,就可以在一個擁有正式駕照的人的陪同下學開車了。在朋友的介紹下,我先找了個越南師傅來教我開車。我本以為第一次見麵他會向我傳授一些關於汽車的理論知識,比如告訴我什麼是發動機以及工作原理之類的東西,誰知道他連發動機在哪都沒對我說。他把車開過來後立即離座讓我坐在了方向盤後,告訴我怎麼踩刹車和油門,然後讓我發動汽車,叫我在居民區的道路上開始兜起了圈子。還沒兜幾圈,他就又指揮我轉上了車流不斷的大馬路,更可怕的是,開過幾個十字路口後,他就神不知鬼不覺地把我一下子帶上了南加州最為繁忙的5號高速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