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 / 3)

更有人認為這顆射自諾斯的子彈對凱爾來說是種神秘的“報應”(Karma),他殺了那麼多人,雙手沾滿了鮮血,可他忘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次隻不過是那些死在他槍下的冤魂借諾斯之手前來索命而已。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對之前曾聲言反對控製槍支的凱爾的一個絕妙的諷刺,因為,現在即使他同意控製槍支也晚了。可能這些討論過於敏感或有“政治不正確”之嫌,後麵跟帖的網友說他發現有很多帖子被網管刪除了,至於到底是什麼帖子被刪掉,就像凱爾莫名其妙地被諾斯槍殺一樣,也成了個不解之謎。於是又有人從技術上來討論,凱爾為什麼明明知道諾斯精神有問題還把槍交到他手上,這雖然可能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可卻有點像“俄羅斯輪盤賭”(Russian Roulette),因為不管怎樣,槍裏總有顆子彈,遲早會有人打響這一槍,這次不幸的凱爾就變成了那個倒黴蛋。

這個說法讓我想起了邁克爾.西米諾(Michael o)導演的以越戰為背景的《獵鹿人》,其中的幾場重頭戲就是以極為殘酷的“俄羅斯輪盤賭”為內容的。而主人公之一的尼克,盡管他從俘獲他們的越南士兵設置的“俄羅斯輪盤賭”的死亡陷阱中逃脫,可他卻迷上了這種可怕的遊戲。在僥幸逃出囹圄後,他並沒有回到軍營,而是醉心於在西貢的賭場上靠玩“俄羅斯輪盤賭”來與人進行生死遊戲。最後,他突然也是必然地死於自己手中的左輪槍射出來那顆灼熱的子彈。可以肯定,尼克也是PTSD的受害者。從這個角度來講,凱爾的死似乎也是必然的,同時也具有和尼克相似的某種悲劇意義,那就是戰爭其實並無勝負之分,那些殺死和傷害敵人的人自己也最終同樣也受到了戰爭的傷害。

但是,盡管這起槍案激起了這麼多觀點相左的意見,可在我看來,它與之前發生的那些槍擊案並無區別,不管是那場死了20個孩子和7個成人的桑蒂胡克初級中學的槍擊案也好,還是在《蝙蝠俠》首映式上扮作電影中的角色“小醜”的凶犯在電影院裏開槍射殺12個人並使58人致傷的案件也好,實質上都是一樣的,這就是生活在美國這樣一個目前世界上最為典型的“現代”社會,人們將不得不為此付出的代價之一。這也是為什麼新聞中總有美國警察在追擊嫌犯的過程中使用槍支的報道,由此所導致的正常或非正常死亡數不勝數的原因。而造成這種現象最為直接的原因,當然與美國的高持槍率密不可分,一共3億人的美國,卻有2.5億支的槍支在民間,幾乎平均每人一支槍。如果覺得這個數字還不夠“形象”的話,那麼,親愛的讀者,請再看下麵的一組統計數字:2011年,美國有加油站143839家,雜貨店36569家,麥當勞14098家,可卻有51438家槍支零售店,也就是說,在美國,除了到加油站給汽車加油之外,相較而言,找個雜貨店買卷衛生紙,或者到麥當勞啃個漢堡,還沒有到槍店買支極為暢銷的AR-15自動步槍方便。而桑蒂胡克初級中學的那個少年殺手使用的就是這種槍。

更有人認為這顆射自諾斯的子彈對凱爾來說是種神秘的“報應”(Karma),他殺了那麼多人,雙手沾滿了鮮血,可他忘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次隻不過是那些死在他槍下的冤魂借諾斯之手前來索命而已。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對之前曾聲言反對控製槍支的凱爾的一個絕妙的諷刺,因為,現在即使他同意控製槍支也晚了。可能這些討論過於敏感或有“政治不正確”之嫌,後麵跟帖的網友說他發現有很多帖子被網管刪除了,至於到底是什麼帖子被刪掉,就像凱爾莫名其妙地被諾斯槍殺一樣,也成了個不解之謎。於是又有人從技術上來討論,凱爾為什麼明明知道諾斯精神有問題還把槍交到他手上,這雖然可能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可卻有點像“俄羅斯輪盤賭”(Russian Roulette),因為不管怎樣,槍裏總有顆子彈,遲早會有人打響這一槍,這次不幸的凱爾就變成了那個倒黴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