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活教育的教學原則》,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096頁)
11
一個優秀的教師,至少要對於所授的教材有充分的認識,同時還要具備教學上應有的技能,這樣才能指導兒童去認識大自然、大社會。
(引自《〈女師是活教育理論的實驗場所〉前言》,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122頁)
12
我希望我們全體同人,抱定這樣一種信念,我在這裏不是教書,而是教孩子們怎樣做人,這是今天天經地義的第一條。
(引自《在上海女師全體教職員會上的一次講話》,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123頁)
13
教師決不能自己做,一定要讓孩子做,否則隻有失敗的一條路!教師不能守舊,一定要改變態度,接受新的教育理論並加以實施。
(引自《在上海女師全體教職員會上的一次講話》,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123頁)
14
最可怕的,就是做老師的,對於教學的事情認為沒有什麼問題,以為“教書”是一件最容易做的事。其實各種教學方麵的事情都會有問題的,而他竟茫然不知,這是何等的危險!但如果隻覺得有困難,隻覺得有問題,而不去解決,那也是沒有用處的。
(引自《〈兒童教育〉二卷三期卷頭語》,1930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四卷,第043頁)
15
我以為普通的兒童都是好的,兒童所以會不大好,大半是教員教得不好,不是兒童學得不好。但普通的教員往往迷信兒童所以不好,是因為兒童的根性不好,把自己肩頭上的一切責任都一起堆在兒童的肩頭上!
(引自《小學教育問題》,1930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四卷,第050頁)
16
教育是隨社會而變遷的,是因時令而轉移的,是時時刻刻在那裏變化的。所以以前的教材教法,因時代的關係而脫離需要。然而有些任事多年的教員,五六年來已成習慣,成見已深,墨守成法毫不知改進,這是何等危險!凡我教員們,一定要有懷疑的態度,研究的精神,以謀教材教法的改進,然後教育才有進步的希望。
(引自《一個理想的小學校》,192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四卷,第032~033頁)
17
教師的學問盡管怎樣的好,教授無論怎樣認真,而他的態度不好,兒童收得的效果,總是很少,因為活潑的兒童,見了很怕的老師,不會發生好感,學習也不會發生興趣。所以教師一定要有慈母的態度,熱烈的心腸,對待學生如兒女一樣,那麼教師與學生、兒童間自然會產生感情。
(引自《一個理想的小學校》,192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四卷,第032頁)
18
我希望每位教師不要輕視自己,不要把自己的一生看得這樣渺小,而是應該發揮才能,認清自己的力量和目標,起來改造現教育製度,正像我們今天要培養中國兒童與世界各國的兒童通訊,以造成有世界觀的兒童一樣。
(引自《活教育的教學原則》,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096頁)
11
一個優秀的教師,至少要對於所授的教材有充分的認識,同時還要具備教學上應有的技能,這樣才能指導兒童去認識大自然、大社會。
(引自《〈女師是活教育理論的實驗場所〉前言》,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122頁)
12
我希望我們全體同人,抱定這樣一種信念,我在這裏不是教書,而是教孩子們怎樣做人,這是今天天經地義的第一條。
(引自《在上海女師全體教職員會上的一次講話》,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123頁)
13
教師決不能自己做,一定要讓孩子做,否則隻有失敗的一條路!教師不能守舊,一定要改變態度,接受新的教育理論並加以實施。
(引自《在上海女師全體教職員會上的一次講話》,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123頁)
14
最可怕的,就是做老師的,對於教學的事情認為沒有什麼問題,以為“教書”是一件最容易做的事。其實各種教學方麵的事情都會有問題的,而他竟茫然不知,這是何等的危險!但如果隻覺得有困難,隻覺得有問題,而不去解決,那也是沒有用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