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育”教學原則(1 / 2)

所以凡是學生能夠自己做的,你應該讓他自己做。

(引自《活教育的教學原則》,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068頁)

7

最危險的,就是兒童沒有思考的機會。我們人一天到晚所做的事情,所有的活動,十之八九都是習慣。早上起來,穿衣服是習慣,吃飯是習慣,走路是習慣,寫字是習慣,運動是習慣,睡眠是習慣,一切的一切,都受習慣的支配,思考的時間卻是很少。

(引自《活教育的教學原則》,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068頁)

8

要知道思考是行動之母,思考沒有受過鍛煉,行動就等於盲動,流於妄動。

(引自《活教育的教學原則》,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068頁)

9

把一本教科書攤開來,遮住了兒童的兩隻眼睛,兒童所看到的世界,不過是一本6寸高、8寸闊的書本世界而已。一天到晚要兒童在這個渺小的書本世界裏麵去求知識,去求學問,去學做人,豈不是等於夢想嗎?

(引自《活教育的教學原則》,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070頁)

10

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討,去發現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

(引自《活教育的教學原則》,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071頁)

11

活教育不是消極的,是積極的。你不要禁止小孩子不做這樣,不做那樣,你要教小孩子做這樣,做那樣。你不要禁止亂拋紙屑,你要鼓勵小孩子把地上的紙屑拾起來,丟在字紙簍裏。你不要禁止小孩子在牆上亂塗,你要鼓勵小孩子把肮髒的牆壁怎樣刷白。你不要禁止小孩子高聲說話,你要鼓勵小孩子在公共場所怎樣輕輕地講話。

一切的一切,你要用鼓勵的方法來控製兒童的行為,來督促兒童的求學。消極的製裁不會產生多大的效果,有時候反而容易引起他的反感呢!

(引自《活教育的教學原則》,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072頁)

12

書本上的知識,是間接的知識,你要獲得直接的知識,確實而經濟,你應當從大自然中去追求,去探討。

(引自《活教育的教學原則》,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074頁)

13

大自然是我們知識的寶庫,是我們的活教材,活教師,我們應當向它領教,向它探討。

大社會何嚐不是我們生活的寶庫,何嚐不是我們的活教材、我們的活教師呢?

(引自《活教育的教學原則》,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074頁)

14

集體學習是活教育教學原則的一種方式。一個人的思想,需要有刺激,有了刺激,思想就越來越多,越來越進步。別人給我們的刺激,不一定是好的,但因別人的刺激而引起我們其他的思想,同樣可以得到好處。

所以凡是學生能夠自己做的,你應該讓他自己做。

(引自《活教育的教學原則》,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068頁)

7

最危險的,就是兒童沒有思考的機會。我們人一天到晚所做的事情,所有的活動,十之八九都是習慣。早上起來,穿衣服是習慣,吃飯是習慣,走路是習慣,寫字是習慣,運動是習慣,睡眠是習慣,一切的一切,都受習慣的支配,思考的時間卻是很少。

(引自《活教育的教學原則》,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068頁)

8

要知道思考是行動之母,思考沒有受過鍛煉,行動就等於盲動,流於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