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青年(3 / 3)

(引自《寫給青年》,1941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447頁)

21

不論是你的同學或同事,有冷的,你應該溫暖他;有病的,你應當看顧他;有什麼困難或需要的,你應該幫助他。你要做到古人的所謂“解衣推食”,你這就戰勝了卑劣的“利己心”了。

(引自《寫給青年》,1941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447~448頁)

22

我從小到現在,雖然事業還沒有全部完成,卻也稍稍奠定了一點基礎。我自愧沒有超人的能力,但能常常借這四個字來鼓勵我自己。我有時做事,遇到挫折,心裏也好難過,但是一想到“決不灰心”四個字,我就像受了啟示一般,立刻會跳起來,努力去繼續工作。

(引自《寫給青年》,1941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449頁)

23

中國有一句俗話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這就是說任何事情無所謂難不難,要看你有沒有勇氣去克服,有沒有決心去幹到底。你要是有決心,有勇氣,不灰心,不氣餒,就可以取得成功。

(引自《寫給青年》,1941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450頁)

24

我們不論是在學校裏或是社會上,都要學習做人。學習做人,一定要培養負責的精神。如果我們在年輕的時候能夠負責,將來大了,當然也能夠負責;假使現在做事不負責,敷衍了事成了習慣,到了將來,就不容易做事負責了。

(引自《寫給青年》,1941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452頁)

25

親愛的少年,我們要做到“負責”,先要有自我犧牲的精神和決心;不怕困難,不怕阻撓,不辭勞苦,不惜犧牲,然後方能負責到底,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少年;否則,我們便對不起國家,對不起社會,對不起自己!

(引自《寫給青年》,1941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453頁)

26

中國向來是一個人治的國家而不是靠“法治”,我們則常常講人情麵子而回避法律。我們現在應當培養法治的精神,不是靠“人”來管,而是靠“法”來管。以人來管,收效不大,也不能持久。假如管的人不在了,被管的人不是就失掉了約束了嗎?如果人們不敢做壞事,是因為怕法律的製裁,而不是怕某一個人的處罰,這就是有了法治的精神了。

(引自《寫給青年》,1941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454頁)

27

講到這裏,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被人治不如自治,自治必先守法。有了守法的精神,這就表示你已經有自治的能力了。

親愛的少年,你在學校裏,在家庭裏,在社會上,能夠做到自己管自己了嗎?當沒有父母師長在麵前的時候,你也可以用法字來約束自己,使自己不致枉法越軌嗎?假使你能夠這樣,你才可以算是一個新中國的少年,你才配做一個民主國家的公民。

(引自《寫給青年》,1941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455頁)

28

比如你對人無禮,大聲謾罵,你就失掉自己的尊嚴,喪失自己的人格;你若對人有禮,和藹可親,別人就會格外尊重你。這豈不是對人有禮就是對自己有禮嗎?

(引自《寫給青年》,1941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457頁)

29

紹興地方,流行一句俗話,是“前半夜想想自己,後半夜想想別人”,意思是講一個人不要專為自己,想到自己的時候,也應該去想到人家。有人說了一句很有趣的話:“前半夜想自己的時候,我會聚精會神地去想;到了後半夜,我已疲倦要睡覺了。”這就是我們普通人自私利己的表現。

(引自《寫給青年》,1941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462~4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