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求學方法(1 / 1)

▲ 青年求學方法

1

求學不僅限於讀書,而是包括了學做人,學做事,學做學問,但有一個先決條件,應培養小孩子先立誌,因為有了誌向,做人、做事、做學問就有目的,也會起勁。不然,讓一個小孩子糊裏糊塗地去學,那一定學不好的。

(引自《怎樣做父母》,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二卷,第691頁)

2

我以為方法就好比一把鑰匙,假使沒有一把鑰匙,鎖就開不開,像瞎子在暗中摸索一樣。我有兩句話:“處處有學問,人人皆吾師。”

(引自《怎樣做父母》,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二卷,第691頁)

3

我常常會體味到讀一本有價值的好書,好像吃一個成熟的蘋果,它不僅有那美麗的顏色,並且還有更豐富的養料和鮮美的滋味。我們給小孩子們讀的書,就要選擇那豐富有養料的書,可以吸收的書。第二種是沒有字的書,關於這點,我在活教育上所常講的“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我們的活教材”,就是我今天所說的沒字的書,活的書。

(引自《怎樣做父母》,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二卷,第693頁)

4

求學不是為了謀個人發展的秘製的單方,學問也不應限於少數人所享受的“私有財產”,而是為了謀大眾的利益,為將來能多做一些事作準備,也不像時下一般士大夫們所誇耀的“高不可攀”的“法寶”,而是做人所必須具備的。

(引自《怎樣做父母》,194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二卷,第693~694頁)

5

某種動機的引起,必須先要有某種需要。何為需要,就是在某種情況之下,不得不做某種活動。譬如在水裏麵才好學習遊泳,在山上才好練習爬山,各種學習均是如此。否則猶如在陸地上學遊泳,在平地上學爬山,即使盲目地去幹,亦終究無濟於事的。

(引自《師範教育的根本問題》,192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026頁)

6

學習的人有了需要,有了動機,才能把學習的事當做切身問題,不需外力的壓迫,自動地去做。這種自動學習的效率絕大,用其他任何教學方法都是達不到的。

(引自《師範教育的根本問題》,1928年,載《陳鶴琴全集》第五卷,第026頁)

7

凡學問主實踐,知行重合一,物理化學也、繪畫也、木工也,皆從實驗室求得之。公民學科(civics)乃獨不若是。吾人素以為公民學識與道德,可在書本中、國慶中、國歌中、集會中,學得之。

(引自《學生自治之結果種種》,1919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002頁)